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深耕潇湘“筑”华章 “二航湘军”踏歌行@湖南日报特稿

2025-04-26 06:18
字体:【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4月26日04版

深耕潇湘“筑”华章 “二航湘军”踏歌行

——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五年发展回眸

文/谢 璐 苏 波 姚诗佳

五载奋斗创业,今朝硕果摇枝。

2025年4月26日,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迎来五周岁生日。

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二级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以打造成为“统筹集约最强、发展效益最佳、管理品质最优”标杆型区域公司为奋斗目标,五年来,落实区域化布局、属地化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新基建、城市高质量发展、环境及流域综合治理等领域,多层次、多模式、全方位融入湖南区域经济建设, 在湖湘大地上绘就出一幅幅壮丽的工程画卷。

从20世纪80年代初次踏上湖南热土,到2020年注册成立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再到如今大小项目遍布13个市州,中交二航局在三湘大地发展的每一步,都在让百姓生活变得更美好,二航人用实干与担当诠释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不断与湖湘相融,与民生相近,用智慧与汗水去助力成就每一份美好生活、每一段跨越发展。

中交湘江总部中心。

岁月无痕,大地留印。不断增长的项目述说着二航人的默默耕耘:益阳资江风貌带及城市西环线建设综合工程、香炉洲大桥、暮坪湘江特大桥、安化县S324东梅公路、中交湘江总部中心、湖南省官新高速、长沙机场城际快速干道一标项目……五年来,湖南省域已累计中标121个,累计完成新签合同额431.66亿元。

熠熠生辉的荣耀见证着二航人在潇湘热土上的拼搏奋进:自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安康杯优胜班组、湖南省工人先锋号、湖南省建设工程“芙蓉奖”、湖南省优质工程、长沙市文明单位等40余项荣誉,有效擦亮了二航品牌。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2025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持续抓好“项目大谋划、谋划大项目”行动,聚焦基础设施增投资,全力以赴拼经济,让高质量发展成为湖南最鲜明的标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张国云表示,公司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将继续践行“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二航局“做受市场信赖的工程承包商”基本定位,落实各项战略部署,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持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努力成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中的中流砥柱,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二航力量。

跬步千里 擘画城乡发展新貌

时间的指针拨回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湘江边的邂逅让二航建设者踏入潇湘热土,他们闯难关、创先河,建设了60余项工程,为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力量。

筚路蓝缕创业艰。90年代起,近三十载岁月中,二航人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披荆斩棘,城陵矶外贸码头项目赢得社会各界好评,湘江航运开发株洲航电枢纽工程助推湘江从衡阳到城陵矶439公里的千吨级航道全线贯通,长沙福元路大桥填补了长沙市曾在桥梁钢结构整体拼装和顶推技术上的空白,汝郴高速公路赤石特大桥创下7项“世界第一”……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开拓奋进的二航人踏浪而行再出发。2020年,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力克疫情影响,与长沙市望城区政府通过“不见面”“屏对屏”的方式签约落户,并于当年4月26日注册落地,开启了深耕潇湘的全新征程。

按照蓄能期、提升期、品质期“三步走”的发展路径,朝气蓬勃的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踏着时代的节拍,一路奔跑,茁壮成长——

项目区域不断扩大。2021年7月20日,中交湘江总部中心项目开工奠基,作为大泽湖·海归小镇落户开工的第一个项目,为望城“一江两岸”发展注入新动能。在长沙“安营扎寨”后,公司又逐渐把开拓的脚步延伸至其他市州,先后建设了益阳市第一座自锚式悬索桥青龙洲大桥、S238安化县东坪至渠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安化狮子山大桥等。

益阳市青龙洲大桥。

业务版图不断拓展。在擎起二航“桥”品牌大旗的同时,公司积极融入“大交通、大城市”建设,官新高速、安化东梅公路、株洲北环大道等工程完善了湖南交通网,改善了当地人民的出行条件;益阳市资江风貌带、长沙市恰同学少年广场等项目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助推当地文旅出圈;中交湘江总部中心、株洲市新能源乘用车电驱系统及关键部件制造基地、津市新材料绿色产业园等拉动城市品质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湘西吉首停车场充电基础桩、5G通信配套工程(全国区域)、岳阳洞庭湖水环境治理等“三新”项目为绿色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经营能力不断提升。面对竞争激烈、变革加剧的市场环境,公司坚持狠抓信用评价,湖南省域水运信用评价连续5年保持AA,公路信用评价连续7年保持AA,让中交二航局成为唯一一家连续7年公路信用评价AA级的外省入湘企业,市政信用评价100分,为市场经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抢抓改革机遇,不断强化自有资质经营,先后取得市政一级、建筑二级等8项资质,以自有资质中标项目累计12项,合同金额达35.29亿元。

如今,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驶上了发展“快车道”,形成桥梁、公路、市政、房建、水工、水环境治理工程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敢闯敢拼的二航人在潇湘大地开拓出一片新“蓝海”。

党建铸魂 凝聚发展磅礴伟力

走进株洲中车新能源制造基地项目现场,只见“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的鲜红旗帜迎风飘扬;株洲片区项目联合党支部的党员“三亮”展示栏上,江五四的“完成片区经营目标,考取一级建造师水利专业增项”、奚光涛的“完成铁东路、枫溪湿地公园、荷塘管网项目各项经营责任目标”等承诺提醒党员干部们时刻不忘初心;工地还设置了党员活动室等场地,平日里党员们聚在一起开展组织生活、接受业务培训、分享交流学习等,有力助推了项目建设中的难题解决。

“姓党为民”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也是企业发展的“根”和“魂”。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让鲜红的党旗凝聚起磅礴伟力。

公司把牢政治方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高质量党建大学习大讨论;推进廉政建设,通过全覆盖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监督管控、丰富廉洁宣教等,让“不敢腐”“不想腐”思想深入人心,干事环境风清气正;优化人才队伍,通过深化选人用人导向、量化细化干部“能上能下”标准、完善培训晋升体系等,培养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建设“铁军”。

同时,坚持“业务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目前依托在建项目成立长沙、株洲、益阳、常德等12个基层党支部,“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品牌、“党建+N”工作模式助力项目高效推进。深入开展“三亮”党员建功实践活动,激励党员们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挺在急、难、险、重的最前沿。

潮起潮落,寒来暑往,二航人始终将党旗插在项目一线。益阳资江风貌带迎宾东路提质改造工程全长约2.8公里,从进场到通车耗时仅50余天;岳阳港道仁矶码头项目破解地质条件复杂、汛期施工困难等“拦路虎”,采取“分区推进、流水施工”模式,创下单日完成吊装17榀预制纵梁的记录;东渠公路狮子山大桥项目克服施工水位高、气候影响大、交通条件差等重重困难,仅用1个月便完成拌合站、驻地等大临设施建设并启动项目施工,提前3个月抢出桩基、承台、墩柱等水下结构部分;株洲北环大道项目提前一年完工……建设者们战严寒酷暑,斗疫情汛情,抗艰苦疲劳,跑出一个又一个“二航速度”。

一个个优秀党员争做勇于担当的“先锋队”员、迎难而上的“特种兵”员、善解难题的“智囊团”员。时任益阳片区项目联合党支部书记兼项目负责人马威,带着项目团队啃下益阳资江风貌带北岸工程、安化仙芙公路、狮子山大桥等一个个“硬骨头”;望城片区项目负责人邹伟程在南塘路通车冲刺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勇挑重担,带领团队连续奋斗2周,在湘商大会隆重召开前高质量完成所有剩余绿化施工任务,彰显了央企实力与担当;安化东梅公路项目部负责人刘炎顺和团队扎根深山4年,克服交通、天气、疫情、地质条件等困难,在十几天时间里抢出两个月的工作量……他们带领广大建设者以智慧为笔、汗水为墨,在三湘大地描绘出肇启宏阔的建设梦。

创新赋能 匠心筑就精品工程

项目是公司生产经营的“主战场”,而品质是项目建设的“生命线”。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自成立起就一直秉承“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企业精神,不断建强技术管理体系,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攻关,以“品质成就未来”的发展理念筑造优质工程。

公司瞄准关键核心技术,以重大工程项目为依托,与科研院所、高校携手开展科技研发,打出了一套套“新招式”“新功夫”。

引入新材料。益阳青龙洲大桥是益阳首座采用钢—UHPC组合矮肋桥面板的自锚式悬索桥,该桥面板引用由水泥、矿物掺合料、细集料、钢纤维和外加剂等材料组合而成的超高韧性混凝土,在大幅提高桥面刚度的情况下反而减轻了自身重量,同时还能降低桥面铺装出现车辙开裂、滑移脱层等病害风险,有效延长了桥梁使用寿命。

开创新工艺。安化狮子山大桥施工点交通条件差,设备进场困难,必须在河道上搭建混凝土输送管道,而该工程为跨航道施工,固定贯通的栈桥将影响船只通航。项目团队开创了用浮箱搭建混凝土过江通道的新工艺,通过可拆卸浮箱、泵管、吊架等装置,输送混凝土时拼装连接,工作完成后可快速解除,不仅施工便捷,对比其他方案还节省了百余万元成本。

采用新技术。长沙暮坪湘江特大桥东引桥总长1880米,需架设620榀箱梁,项目团队突破小箱梁传统建造管理模式,率先在湖南打造了以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智慧梁场”,通过采用“物联网+数据分析”技术,运用“智能移动台座+一键整体式液压开合模+智慧养生+智能张拉”工艺,实现人力节约40%、用地减少30%、速度提高60%,1榀箱梁的生产周期从9天缩短至4天。

研发新设备。临湘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针对软硬不一的复杂地质条件,研发了“一种卵砾石松散地层顶管施工局部预加固装置”“一种软硬不均匀地层顶管施工水平土体加固装置”“一种上软下硬地层小直径顶管工作井施工装置”等一批新设备,保证顶进过程中的轴线偏移量满足设计要求,提高施工工效,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

与此同时,公司精心打造科研团队“陈超华创新工作室”,组建内部技术专家库,持续为全局项目编制技术方案、提供技术服务、输送技术骨干,并锚定“一次成优”目标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匠心理念、精品意识深入人心。

机场快改一标智慧梁场数控中心。本版照片均由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提供

五年来,公司共获7项湖南省优质工程,2项湖南省建设工程芙蓉奖,2项中交优质工程,3项二航局优质工程,20个子项获评为湖南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年度项目考评优良工地”。同时获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工法2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软件著作1项,参与编制湖南省地方标准1项,获批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揭榜挂帅”科技项目1项。2023年,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初心如磐 大爱彰显央企担当

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在“苦练内功”着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同时,全面履行央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地方建设发展中挺膺担当。

项目建设过程再难,公司也以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发挥央企“靠得住、信得过、拉得动、打得胜”中流砥柱作用,坚决保障民生福祉。

安化县省道324东梅公路地质条件复杂,高边坡、临崖路段、隧道路段占到整个工程的一半,渗水、滑坡、落石、山洪、路面垮塌情况时有发生,施工难度极大,公司主动承担项目建设重任,项目团队攻坚克难、挑战极限,为当地百姓修通了这条“振兴路”“致富路”。

益阳资江风貌带项目团队偶然发现大码头底座上群众的手写留言后,决心为益阳人民留住属于他们的历史印记,于是在对大码头进行底座加固的同时,采用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改造上部庑殿式牌楼廊亭建筑,并“修旧如旧”保护性修复益阳老火车站站房,既更新了城市建设,又传承了历史文化。

而在益阳市中心城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原水输送工程中,项目团队一再创新和优化施工方法,让虎山路的300余米穿塘管道在敷设过程中不会污染池塘水资源,确保当地村民用水洁净、安全,把一管“幸福水”送入全市居民家中。

与此同时,公司建立起志愿服务队,一个个“蓝马甲”活跃在乡村振兴、防汛抗灾、疫情防控、扫冰除雪等一线。

邵阳市洞口公路项目帮助促销农户的滞销农产品,资助困难学子圆梦大学,项目建设3年期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3次,真正与当地群众心手相牵。

2024年防汛期间,公司总部及各片区项目部主动参与地方防汛抢险等行动,累计投入人力400余人次,行动持续时间超2个月,协助发现并处置了长江云溪段道仁矶码头堤段散浸等险情,还筹备物资对华容县团洲垸进行爱心支援……

五年来,公司深度融入雷锋家乡,高擎雷锋精神火炬,累计开展抗击疫情、抢险救援、防汛抗灾、慰问老兵、爱心助学等志愿行动200余次,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收到政府、业主等单位赠予的锦旗、慰问信、表扬信等71次。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中交(长沙)建设有限公司的全体干部职工将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如磐石的毅力,朝着标杆型区域公司的奋斗目标阔步迈进,续写下一个、再下一个五年的辉煌!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