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4月24日01转10版
长沙激活会展“无形之手”
——政府从“主导主力”转变为“规范促进”,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金慧
山水洲城高朋满座,将书写长沙会展业不平凡的一年。
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国际通用航空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将陆续举办,以会展之精彩为全局添彩。
目前,距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开幕不足一月,今年展会规划展览面积30万平方米,现累计签约参展企业超过1536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29家,其中既有深耕中国市场的“老朋友”,也有远道而来的“新面孔”,预计市场化率超过75%。
市场化是展会的生命力所在。近年来,党中央关于清理规范论坛展会活动的决策部署,湖南省包括长沙市积极响应落实,政府从各类会展活动的主办中退出,让市场的“无形之手”充分施展。
未雨绸缪应变局
为加快会展项目的市场化转型,长沙未雨绸缪。
自2021年以来,长沙陆续出台“会展业十四五规划”“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提出要以市场化思维办展,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政府有效监管和适度推动的发展格局。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长沙以用户思维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会展营商环境的措施》《长沙市会展行业自律公约》,实施“服务提质”“限时办结”“政策快享”等6项举措,大大释放了市场活力和潜力。
2024年长沙会展行业经营主体稳中有进,全年新增重点会展企业128家,会展及相关企业近8000家,规上企业165家,带动从业人员近20万人。新认定会议型酒店59家,拥有4个专业展会场馆,2个大型国际会议中心。
行业转型爬坡,熬过阵痛期就能海阔天空。长沙市会展办转变思路、更新理念,从“主导主力”转变为“规范促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动引导产业走向市场化,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2024年的中部农博会,湖南省政府首次退出主办,面临市场化转型。
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现场观展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深化市场化办展方向,进一步提升办展能力和服务水平。
“只要坚持为展商和行业做好服务,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农博会主办方、湖南红星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旭迅速扩充公司市场部,整合红星集团的资源包,提出了“参展一次,服务一年”的目标,线上线下融合营销。
虽退出主办,但湖南省、长沙市各级政府部门“扶上马更送一程”,出谋划策、协调资源、解决困难等,对农博会服务毫不打折。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驱动下,2024年农博会超30万人次观展,签约近百亿元,圆满收官。
对于经营主体的需求,长沙持续优化会展服务,管好用好星城e展智慧平台,全面推广自贸区安保试点改革成果,并采取“一包两表三清单”的调研方式,集中对近200家企业开展问题大排查、建议大起底,梳理问题98个,立行立改企业诉求近80个,小切口办理“企业招商电话通讯受限”等实事11个,以服务提升行业竞争力。
第17届中部(长沙)建材新产品招商暨全屋定制博览会开幕式。
过去一年,长沙会展项目质效提升,全市举办展览项目271个、会议项目2.3万个,产业总收入超过650亿元,连续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会展产业专业竞争力位居中部省会第1名,被全国会展业界誉为“中国会展业一道靓丽的风景”。
打造“会展+”新引擎
3月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桂英调研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提出要进一步发挥会展业引领消费、拉动产业、促进投资、便利贸易的功能作用,增加频次、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深挖潜能,持续放大“会展+”赋能效应。
近年来,长沙聚焦中心大局,提升会展“五化”水平,围绕“会展+科技”“会展+产业”“会展+文旅”,大大提升了会展经济的区域引领力、全国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岳麓峰会十余年来,长沙互联网企业融资已超300多亿元;58集团、中兴通讯、360、映客等40余家知名软件和互联网企业在长沙成立区域性总部或第二总部;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华为等知名企业纷纷落子长沙;同时培育了兴盛优选、文和友、茶颜悦色等互联网消费品牌,“会展+产业”的乘数效应加速释放。
消费向新,经济向前!长沙举办中国城市夜经济和新消费峰会,成立长沙新消费研究院,以“会展+消费”赋能夜经济,释放新活力,培育了文和友、茶颜悦色、柠季、零食很忙等20多家上市后备企业。无论是坡子街、渔人码头、扬帆夜市,还是东瓜山、泉星美食街、四方坪夜市,都成为长沙夜经济热门打卡地,长沙夜经济与“新消费”融合发展、双向赋能,成为“网红长沙”的靓丽名片。
作为湖南首个获得UFI(全球展览业协会)认证的展会,第二十届长沙国际车展吸引了52.82万人次,现场成交量超过21810台,现场成交额超过50亿元,为全省培育优势产业、拉动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会展+消费”的成功案例。
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会展是重要抓手。亚洲钢铁大会、世界计算大会、中国空间信息技术大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中国新媒体大会、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2024年长沙举办重大科技会展项目15个,近1100个各类高端学术交流、专业论坛、行业年会交相辉映。
纵观近两年的会展活动,能真切感受到会展经济“磁吸效应”加速显现,一系列品牌展会,与长沙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高度匹配,让展会在雄厚的产业沃土上茁壮成长,“会展+”持续扩能,展城相互成就。
会议被誉为会展业的皇冠。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从专注于做政商会议的场所,如今也做起了年会、婚宴等。“在这里办活动的并不都是政企客户,有很多个人客户是因为对会议中心的地标认同、文化认同。”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的负责人胡志宇表示,多元化经营非常重要,会议中心针对性的推出了吃住游一站式服务,效果很好,今年相比去年同期预订量增加了30%。
放眼全市,2024年会展产业总收入657.22亿元,带动批零住餐368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2.1%,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2%,会展贡献不断提高。
提升国际市场含“湘”度
中非经贸博览会是湖南第一个国家级、国际性对外开放平台。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于6月12日至15日举办,设刚果(布)等6个主宾国和重庆市为主宾省(市),预计总规模1万人,参展商1000家,采购商8000家,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
作为承办单位之一,长沙扛起省会担当,精心策划专题活动,召开筹备对接会,并积极探索中非合作的多元方式与长效机制,凸显长沙元素、打造长沙品牌,让博览会成为推动中非经贸发展的强劲力量。
会展业是触摸世界的窗口,近年来,长沙积极建设国际会展名城,主动为企业“出海”开辟渠道,为高质量进口产品提供展销机会,以“会”兴城,以“展”聚力,提升国际会展市场的含“湘”度。
2024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
作为行业顶级展会IP,2025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筹备工作已全面冲刺。回顾筹备历程,自2023年11月起,长沙工程机械展便踏上了全球“刷脸”之旅,推介活动横跨马来西亚、美国、法国、德国等10个国家,并连续两年在马来西亚举办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东南亚分展,在全球掀起了一波关注热潮。
提升国际化水平,长沙会展产业积极走出去。2024年长沙建博会首次在泰国曼谷湘品展贸中心举办巡展,实现企业“出海”与海外市场需求“双向奔赴”;湖南会展集团成功签约5个国际化项目,并在非挂牌设立3国联络处,国际“朋友圈”不断拓宽;红星集团在非洲成立了会展公司,常驻团队进行全球招商,今年农博会将走进非洲,预计采购商资源将超过10000人。
会展湘军“走出去”,国际项目“引进来”,2024年长沙积极举办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和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国际标准组织会议等国际化展会项目16个,以国际化会展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项目落户长沙,也让长沙在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绿色化和数字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一个业态齐全、生态优良的会展产业链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下一步,长沙将持续以国际化市场化视野,优化会展业布局,丰富“会展+”业态,以展促产、以展促贸、以展促消,放大会展效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四海宾朋一起向未来,推动会展经济成为长沙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时代背景下,经济周期起起落落,行业发展既需要政策红利,更需要自身创新,长沙以“有形之手”引路指导,让“无形之手”充分施展,为企业出海提供可以依靠的“港湾”,成为会展湘军乘风破浪的重要基石。
(本文图片均由长沙市会展办提供)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