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栗稳
“同学们,今天由我们来为大家上一台‘法治课’!”近日,长沙县泉塘街道银河社区党总支联合湖南警察学院律苗宣讲队在天华中学组织开展“星理话”普法宣讲活动,现场反响热烈。
这仅仅是泉塘街道“泉民开讲”宣讲品牌深入基层、润泽民心生动实践的一帧剪影。今年以来,泉塘街道以“星理话·泉民开讲”品牌为引领,聚焦“法润万家·法治护航发展”这一主题,通过构建校地企协同联动机制,精心培育了“律苗宣讲队”“泉益企”等10余支普法宣传队伍。今年一季度,累计开展“送法进校”“送法进企”“送训入企”“以案释法”普法宣讲活动26场次,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建强普法宣讲队伍,构建多元化宣讲主体
泉塘街道辖区涵盖67个住宅小区、5所高等院校、15所中小学及千余家企业,人口结构多元、社情民意复杂,法治宣传工作意义重大。
为此,街道立足区域特点,构建“三位一体”法治宣讲体系:即深耕校园普法,打造沉浸式法治课堂,让法治教育“活起来”;对接企业需求,实施“法治体检”精准服务,为企业发展“把脉开方”;赋能社区治理,培育“法律明白人”先锋队伍,使法治力量“沉下去”。
“两名同学因课间碰撞引发矛盾,随后一方竟纠集校外人员围殴对方,目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现场,律苗宣讲队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生动讲解如何预防校园霸凌。
这是律苗宣讲队今年在泉塘开展的第4场“送法进校”活动。该团队由湖南警察学院精心组建,50余名法学专业学生参与其中,宣讲队采用“宣讲+文艺”的形式,将课堂知识转化为体验式、沉浸式普法内容,帮助受众提升法治意识。
与此同时,在湖南镭目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内,由湖南大争律师事务所“泉益企”团队带来的“送法进企”活动正在举行中。不同于灌输式宣讲,专业律师采取“以案释法”的形式,娓娓讲述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特点及作案手法,重点讲解了网络贷款、刷单类型的诈骗,让企业员工更易于接受。
创新普法宣讲方式,设计多元化宣讲内容
要实现基层理论宣讲的常态长效,必须与时俱进创新表达方式,持续丰富内容供给。
“竹板一打呱嗒响,各位邻里听我讲!今天不把别的说,专讲禁毒防侵害!”……在星港社区新城公园凉亭,“湘江宣讲团”成员陈湘江、游菊仙通过快板表演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常态化开展禁毒、“利剑护蕾”等相关知识宣讲,朗朗上口的节奏吸引了众多群众现场观看。
竹板一打响连天,法治理念记心间。随着快板声声入耳,居民们的法律意识逐步提升。
此外,街道应急事务中心常态化开展“送训入企”活动,组建宣讲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创新采用“定点授课+走访指导+按需点单+互动分享”的立体化培训模式。通过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安全生产法规有机融入实际生产场景,以“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法治意识。
“前期,我们会根据企业特点和需求定制课件,宣讲场地灵活多样,车间、食堂都能变成课堂。每次课后收集反馈意见,持续优化宣讲效果。”作为应急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兼资深宣讲员,余敏凭借多年经验,让安全生产知识宣讲更接地气、更具“烟火气”。
提升普法宣讲实效,建立长效化工作机制
海德公元小区的“调解室”是社区综治中心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这里汇聚了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法律明白人”,通过面对面释法说理,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例如,针对房屋漏水影响邻里的情况,调解员会耐心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业主:“若未及时整改,可能涉嫌违法。”这种柔性劝导与刚性约束相结合的方式,既化解了矛盾,也普及了法律知识。
泉塘街道着力抓好宪法、民法典宣传,立足“一社区一主题”特色服务,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泉塘司法所针对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量身定制“法律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通过案例解读、法律咨询等方式提升其法治素养;紧扣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防教育日等节点,推出“法典相伴”“护‘苗’成长”等普法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集中宣传2场、专题讲座6场,服务群众超1000人次。
泉塘街道将深化“泉民开讲”品牌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拓宽宣讲内容,实现形式上的升级,同时吸纳更多专业力量加入宣讲队伍,用“接地气”的语言和形式,让政策法规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宣教“零距离”、服务“有温度”。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