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3日讯(记者 肖霄 通讯员 李文冉 李明烨)4月2日,正值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长沙市残障学生职业教育“教联体”成立大会暨“友好湖南-抱抱公益·咖啡学院”启动仪式在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
活动以“温暖抱抱,点亮星光”为主题,通过构建职业教育与社会融合的创新路径,为残障群体提供从职业培训到就业支持的全链条服务,助力湖南助残事业高质量发展。
长沙市残障学生职业教育“教联体”的成立将最大化整合政、校、企、社、家五方资源,打造“需求共研-课程共建-岗位共育-成果共享”协同机制,构建残障学生职业教育支持网络。
“友好湖南-抱抱公益·咖啡学院”作为湖南省扶残助残公益品牌的核心板块,由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省残联指导下发起,以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为试点,构建"教育赋能-就业支持-创业孵化"公益模式。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实体店运营实践及实习、就业资源对接,为残障人士打造从技能习得到社会融入的完整路径。
“友好湖南-抱抱公益·咖啡学院”构建“4+2”模式,将“一杯公益咖啡”“一个融合课堂”“一处喘息驿站”“一个助残样本”四个核心活动和“友好”“友善”两大价值理念转化为持续的社会行动。其中,门店咖啡、手作产品收益的10%定向捐赠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融合教育职业体验课程为残障学生与普通学生搭建融合交流平台,通过共同学习与实践促进彼此的融合;开发店长、西点师、咖啡师等适配岗位,帮助残障群体通过职业技能重获社会身份认同,也让公众在参与中重构对生命价值的认知。
此外,本次活动还特别设置融合课程体验环节,嘉宾们通过观赏孤独症儿童画展、制作咖啡、烘焙西点、制作非遗棕编等共融活动,切身感受残障群体的创造力与社会价值,以实际行动加入“友好湖南-抱抱公益·咖啡学院”的公益之举,营造出友好友爱的残健共融氛围。
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周蓉表示,残障学生职业教育“教联体”成立及“友好湖南—抱抱公益·咖啡学院”为推动全省残疾人教育就业融合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传贵强调,基于“友好湖南—抱抱公益·咖啡学院”实践平台,开发实用性与个性化并存的职业教育课程,力争三年内形成可推广的“湖南经验”;以残障学生职业教育“教联体”成立为平台,持续创新以职业教育为纽带的家校社政企多方联动的育人模式,并凝聚社会协同合力,构建融合育人发展生态,助力残疾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省教育厅、省残联的正确指导下,长沙市高度重视残障学生职业教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决策部署及湖南省“友好湖南”品牌建设号召。长沙作为国家首批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为全省残疾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树起了一面旗帜。开设了适合残疾学生就业中医按摩、中西面点、工艺品设计、茶艺等专业,让残疾学生有一技之长,初步形成“抱抱咖啡”“喜娃儿”等特色品牌。
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率先构建视障、听障学生十五年一贯制教育体系,并积极探索智力障碍学生职业教育路径。目前共开设培智职高教学班7个,在校学生74名。为深化培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学校依托许家成培智职业教育导师工作室,基于国家标准构建起“职业觉知—职业素养—职业衔接”三段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步开发培智职业教育课程纲要以及包括西式面点师、汽车精洗、调饮师、咖啡师、中式面点师、家政服务员等十个职业样本,为培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职业选择与学习路径。
责编:肖霄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