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4月3日06版
长沙经开区以“亩均论英雄”推动产业升级
低效土地“忙”起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茜 通讯员 刘鑫宇
3月27日,湖南至简复印机再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内,施工人员正进行扫尾工作。这个即将投用的文印数码智能制造产业园,是长沙经开区以“亩均论英雄”推动产业升级的鲜活样本。
长沙经开区自2022年启动亩均效益改革以来,累计处置低效用地5065亩,盘活闲置物业196万平方米,推动近30家低效企业“涅槃重生”。通过科学评价、精准配置、规范管理,助推园区实现“寸土生寸金”集约发展目标。
之前,至简公司蜗居在租赁厂房里,产能受限。相邻的湖南南方搏云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47亩土地因市场调整“沉睡”多年。长沙经开区牵线搭桥,通过市场化方式,促成至简公司完成对南方搏云土地及厂房整体收购。至简公司迅速拓展耗材研发,2023年启动二期建设。如今,二期工程主体完工,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用。企业年销售收入从不足亿元跃升至近10亿元,土地效能倍增。
在枫树路旁一栋改造一新的厂房内,东吉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正调试通航飞机航电系统。这里曾是闲置6年的汽车零部件厂区。2024年,长沙经开区瞄准低空经济赛道,引入东吉龙的氢能源飞行器项目。今年3月,首架小型通航飞机首飞。园区通过“二次招商”精准匹配产业需求,让闲置厂房变身高科技试验场。
从传统制造升级为智能科技总部,美湖科技(长沙)有限公司的转型,诠释了“亩均效益”的深层价值。其前身腾智机电2017年落户园区,50亩工业土地中20亩长期闲置。
2024年,长沙经开区联点帮扶,为其量身定制方案:通过园区政策赋能,共同向上级公司——湖南美湖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争取资源,利用存量用地建设长沙总部基地。2024年12月,湖南美湖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同意新增投资1.86亿元,打造汽车智能化全球研发中心及孵化平台。项目年内投产后,土地集约效益将大幅提升。
长沙经开区通过“腾笼换鸟”市场流转、二次招商精准匹配、联点帮扶定制转型等组合拳,让闲置资产“活”起来、低效土地“忙”起来、产业质量“高”起来,令人叫好。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