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日讯(通讯员 王慧英 任思淇)4月1日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红楼五语学术交流中心内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此上演。由该校外国语学院湘绣主题创新团队主办,多学院志愿者共同筹备的“东方绣韵·清明共织”主题文化活动圆满举行,22名来自日本、摩洛哥等11个国家的国际学生与中国师生齐聚一堂,沉浸式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
文化讲堂:追溯传统之源
活动伊始,双语文化讲堂率先开启。任思淇、颜君舟同学通过PPT演示,为大家梳理清明节的起源、习俗,以及湘绣的艺术特色。讲堂设置的“校园植物猜猜看”“视频绣作猜猜看”互动环节,将节气知识与校园生活、非遗技艺创新表达巧妙结合,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艺术展演:奏响共鸣之曲
随后的艺术展演环节,古风舞蹈《苏公堤》、古筝独奏《清明雨上》、中英文诗朗诵《清明》等节目轮番上演。李键老师和常译尹同学与国际学生合作朗诵,经典曲目演唱将活动推向高潮,中外学子以艺术为纽带,奏响文化共鸣的动人旋律。
实践工坊:焕发文化活力
在实践工坊,四大主题体验区同步开展。书法体验区,覃楚峻同学指导国际学生临摹诗句;湘绣工坊,颜君舟同学教授针法,帮助大家完成精美绣作;香囊制作区,参与者调配香料,制作专属香囊;青团工坊里,中外学生共同制作清明美食。此外,“非遗+科技”互动环节通过扫描二维码收听双语导览音频,让文化传播更立体。现场的湘绣精品展示,尽显非遗技艺的精妙。
活动负责人李键老师表示,此次活动通过“传统节日+非遗技艺+现代科技”的创新模式,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路径。活动尾声,中外学子展示作品并合影留念。这场活动不仅加深了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也为中外青年交流搭建了桥梁。
责编:王文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