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守护,镌刻至纯姑嫂情

2025-04-02 16:16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文 通讯员 成自辉

在浏阳市蕉溪镇金云村,有一座古朴的老屋,80岁的毛菊山和78岁的小姑子陈伏中,在这里书写着跨越60年的深厚情谊。从青春到暮年,毛菊山用行动,为残疾小姑子打造出温暖港湾。这份姑嫂情,成了当地传颂的佳话 。

天刚亮,毛菊山就起床,走进里屋。她扶陈伏中坐起,帮她穿衣,再抱进轮椅。从里屋到堂屋的两道门槛,是每天的难关。毛菊山弯腰,紧握轮椅椅背,一点点拖过去。多年下来,轮椅腿磨短,她的手关节也变形了。

洗漱、喂饭、喂药、清理便盆,忙完这些,毛菊山才吃几口冷粥。这样的清晨,她过了2万多个,从未间断。

毛菊山为陈伏中穿鞋(成自辉摄)

陈伏中出生就患佝偻病和聋哑症,生活不能自理。1962年,17岁的毛菊山嫁入陈家,看到小姑子,满心心疼,从此担起照顾的责任。

起初,姑嫂相处温馨。陈伏中识字,会帮嫂子拾柴烧火;毛菊山教她缝补衣物。后来,陈伏中嫁人,却因丈夫残疾,精神受创、身体变差。毛菊山把她接回家,一照顾就是五十年。

“家里不能没人。”毛菊山常这样说。她自己身患多种疾病,每天吃药,却不肯住院。去年冬天,村医要给她打吊针,她求着把药水带回家,边输液边照顾小姑子。

需要用绳子把陈伏中固定才能坐稳(成自辉摄)

日子苦时,毛菊山把好东西都留给陈伏中。每月初九赶集,她省钱买肉和炒米。陈伏中烦躁哭闹时,一块饼干就能安抚她。“她太苦了,吃点能开心就好。”毛菊山红着眼说。

陈伏中不会说话,但她的呜咽,毛菊山都懂。夏天,毛菊山用蒲扇驱蚊;冬天,夜里多次起来给她掖被角。五年前,陈伏中失明,毛菊山就当她的“眼睛”,带她感受世界。

“长嫂如母!”金云村支委陈晓感叹。毛菊山的事迹被写入村规民约,成了孝老爱亲的榜样。镇村党员组成志愿队,定期送医送药、修缮房屋。2021年,毛菊山一家获评“浏阳市最美家庭”;2024年,毛菊山获评第三季度“长沙好人”。她的故事传遍十里八乡,激励着更多人传承这份爱 。

责编:王文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