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于《湖南日报》2025年4月1日07版
●许琼山
近年来,长沙县检察院探索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秀事例”,助力长沙县稳居全国县域经济前五强。
一是坚持平等保护,落实为大局服务。贯彻落实最高检检察长应勇在我院调研时提出的要求,持续做实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对待、依法平等保护。依法严惩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既办好某国有企业内部腐败系列案,加强与监察委、公安等部门的协同联动,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又对某大型民营科技企业一销售经理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开展立案监督,督促公安机关依法打击企业“蛀虫”。平等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既对拒不执行判决的“老赖”提起公诉,帮助自贸区某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企业追回被拖欠六年的货款;又就某工程机械租赁公司执行标的物被查封后保管不当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法院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发挥我院作为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办案联系点积极作用,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央企、民企了解知识产权领域司法保护和涉外检察问题。
二是依托综治中心,落实为人民司法。践行最高检提出的“检察官要走到群众家门口,检察工作要做到群众心坎上”,通过在全县各镇街依托综治中心建设“星检e站”,创新搭建检察服务联络平台。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构建覆盖全县经济领域的办案线索收集、矛盾纠纷化解、涉企普法服务工作体系,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着力优化涉税务领域营商环境,对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开展公开听证,督促退缴违法所得数十万元,协同镇街加强企业涉税风险防范。营造法治文明风尚,打造《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等多门涉企个性化普法课程,提供法律服务百余次。
三是精准宽严相济,落实为法治担当。创新刑事案件“三办三统一”机制,推动类案专办、简案即办、繁案合办,试行该机制高效审结涉企案件,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40余人,涉企案件检察环节直接追赃挽损近2000万元。坚决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提前介入某知名品牌被假冒注册商标案,全程引导公安机关赴4省侦查取证,从源头、分销实施全链条打击。制定内部移送法律监督线索实施细则,打通“四大检察”之间“一案多查”线索互通渠道,在办理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中,同步移送违法占地用于停车经营线索,依法提起刑附民公益诉讼。依法开展涉失信被执行人执行活动专项监督,助力规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认定程序,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