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 黄荣佳
早春时节,细雨霏霏,湘江春潮澎湃,滔滔江水自湘江西岸奔涌,连绵不绝。
2024年的盛夏,一场以“Xiang Jiang”为名的千里相会,让长沙与香港“融”在一起。2025年的春日,金融“活水”再起波澜,自湘江奔涌而来,掀起新一轮的海外金融招商之旅。
3月22日至28日,湘江新区乘着春风,开启了一场跨越中东与东亚的金融招商“远行”。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率金融经贸代表团,先后赶赴阿联酋、日本开展金融(经贸)项目合作洽谈活动,湘江新区带着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的创新基因走出国门,以“金融+经贸”双轮驱动,敲开国际商贸门户。
这不仅是一趟国际经贸之旅,也是一趟深化友谊之旅,更是新区深入拓展外向型经济的图新之为。
从湘江出发,通江达海,既是湘江新区拥抱世界的过程,也是世界金融汇聚湘江西岸的进程。
回首过往,“金”彩纷呈;浪潮激荡,融通全球。
一条路 深化区域合作融通四海
3月22日至24日,代表团首站抵达阿联酋迪拜。
在这片被誉为“中东门户”的热土上,湘江新区以“智能制造”和“绿色金融”为纽带,展开了一场精准高效的资源对接。
阿联酋作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的重要一环,毗邻波斯湾,地处亚欧非三洲间的优越地理位置,人流物流往来密集,基础设施完善,是中东地区的金融、贸易与交运中心。
而迪拜国际金融中心作为立足中东、辐射非洲和南亚地区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资本资源和成熟的金融体系,是区域和全球金融服务的核心地带,也是中国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进入中东、非洲和南亚地区市场的首选门户。
此次,代表团深入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与阿联酋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MCC),聚焦跨境投融资、数字贸易服务等前沿领域。
以阿联酋为“中转站”,可以为新区企业“出海”提供支撑。通过对接DMCC的全球商品交易网络,中联重科、希迪智驾等企业有望在设备出口、智慧交通等领域获得更高效的金融服务支撑。
而湘江新区则凭借其创新活力和政策优势,成为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新高地。双方在跨境金融洽谈合作共识,并推动区域合作,为未来深化合作和湖南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在阿联酋湖南商会举办的“湘商座谈会”上,代表团与湘籍企业家见证了一场“乡情与商机”的双向奔赴。谭勇以“铺路架桥”为喻,承诺新区将打造全周期服务体系,让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
数据显示,湘江新区企业在阿联酋已形成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智慧交通三大合作板块,“湘字号”科技服务已进入中东高端市场。
与阿治曼旅游局的对话,则展现出湘江新区招商策略的多元维度。谭勇巧妙地将新区一江两岸、山水洲城独特风貌与阿治曼千年文化遗产相联系,提出进一步加强在金融、贸易、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呼应之举,也将为文化出海开辟新航道。
一江水 以金融为钥扩容海外“朋友圈”
一说起金融中心,大家的印象里就是摩登的城市风貌、云集的金融机构、林立的高楼大厦。
由于历史贸易和交通便利性,以及水资源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许多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都依水而建。如大西洋沿岸的纽约、波斯湾旁的迪拜、东京湾沿岸的东京以及维多利亚港旁的香港。
位于湘江西岸的湖南金融中心,也有着同样的气场。夜晚璀璨的灯光,倒映在江水里,映射出流金淌银的繁华;拔地而起的楼宇,勾勒出城市的天际线,俯瞰湘江北去。
从高空眺望,占地6.8平方公里的湖南金融中心沿江而走、依江而展,形似一个巨大元宝。从江岸一侧远眺,地宝大厦、恒伟FFC、楷林国际等高楼连成一片,长沙银行、三湘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落户于此。金融中心片区内拥有近3万名金融从业者,汇聚起近1400家金融机构,总资产达2.4万亿元人民币,占湖南省四分之一。
湖南金融中心的成长,既是湘江新区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发展的结果,也是其主动融入全球金融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成果。
在此背景下,湘江新区多次远赴海外开展金融招商,足迹遍布非洲、英国、摩洛哥等地,拜访非洲银行、伦敦证券交易所、英中商业发展中心等机构,推介湖南金融中心及新区金融产业发展成绩。
去年7月,以“湘港携手行 金融共潮生”为主题的湖南湘江新区(香港)金融合作交流推介会在香港成功举办。活动现场,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盛赞香港金融合作交流推介会,活动充分彰显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和锚定金融招商的精准定位。推介会为新区链接200多家外资机构和协会,推动富途国际、渣打银行、紫檀数据、第一时科技等4个项目落地,助推希迪智驾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
此次,湘江新区代表团再度“出海”,第二站便来到了日本,引动湘江金融潮水,在东京湾区掀起新一轮的跨国合作金融热潮。推介会上,湘江新区围绕新区的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及金融合作进行推介,向日本商界发出诚挚的湘江邀请。
目前,湘江新区以湖南金融中心为核心承载区,打造“持牌金融+金融科技+基金+专业服务”的四柱支撑体系。持牌金融机构夯实基础底盘,金融科技企业激活创新基因,产业基金强化资本纽带,专业服务机构完善生态闭环……湘江金融的潮水在东京湾区涌动。
现场,日本三大金融集团代表对湘江新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加速完善的现代化金融体系,给予了高度肯定,期待未来与湘江新区落地更多合作。
而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也早有渊源。在今年2月份举办的湖南—日本经贸合作座谈会上,湘江新区便与三菱UFJ银行、瑞穗金融两家金融行业的500强企业进行了良好沟通,为此次赴日开展招商工作提前建立了联系。
日本企业更是十分看好在湘江新区的发展前景。日本永旺集团在湘江新区投资建设长沙第二座永旺梦乐城,总建筑面积23.7万平方米,建设项目包括1栋4层购物中心、1栋6层停车楼以及整体一层地下室等,将打造一座包括大中型餐饮、家具家居特色休闲娱乐等业态于一体的绿色三星级别商业综合体。目前,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力冲刺6月竣备。
日本同样也是湘江新区企业布局海外的重要市场,星邦智能、万兴科技均在日本设立公司。
万兴科技董事长吴太兵此次赴日,作为企业代表推介湖南湘江新区。他表示:“长沙是万兴科技的福地,也将成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跳板,更可成为全球企业在中国布局研发中心的首选之城。”吴太兵还认为,日本版权意识浓厚,软件消费市场很大,国内有性价比的软件在当地将很受欢迎。目前,万兴科技约有十分之一的营收来自日本市场。
星邦智能日本子公司社长王小玲更是在湖南—日本经贸合作座谈会间隙,积极与三菱UFJ银行接洽,希望在该银行开设实体账户,让经营业务更为便利。
在已有的产业合作基础上,此次赴日开展的金融(经贸)项目合作洽谈活动,将进一步拓宽区域金融合作的渠道,为中日两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和开展业务上,注入新的“金融”活力。
一座桥 深化国际经贸合作的枢纽通道
贸易是跨越国界的握手,合作是穿透壁垒的桥梁。
为打破跨国合作的壁垒,湘江新区以创新架起跨越空间与时间的合作桥梁。在此次招商活动中,湘江新区聘请了多位区域湖南商会负责人担任招商大使,组建驻外招商专班。这些招商大使不仅熟悉当地市场环境,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网络,成为湘江新区与日本、阿联酋谋求深度经贸合作的金融“连心桥”。
通过招商大使的牵线搭桥,湘江新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联系,吸引更多优质金融资源落户新区,推动区域金融合作迈向新高度。一张“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资本赋能”的立体网络,将助力湘江新区金融创新从服务实体向引领产业升级稳步跨越。
让时差在云端消散,湘江新区在日本重点推介“天天麓演”App,并举办“天天麓演”东京专场。路演现场,活动当天同步在“天天麓演”App进行直播,让两国的优质项目和资本进行了一场无时差的“梦幻联动”。
“天天麓演”App作为湘江新区金融创新的亮点之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企业可以通过App发布融资需求,展示项目亮点;而投资机构则可以实时了解项目信息,参与线上路演和投资对接。这一平台不仅提升了融资效率,还促进了金融资源的精准匹配,成为湘江新区金融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通过该平台,湘江新区能够深度对接日本的优质项目和知名金融机构,日中两国的经贸合作联动,每天都可以高效上演。
湘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湘江新区赴阿联酋、日本开展金融招商活动,不仅展示了湘江新区金融产业发展的成果和潜力,也为未来深化国际合作开辟了新路径。通过聘请招商大使,拜访金融机构总部,考察金融集聚区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湘江新区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际金融舞台上的影响力。未来,湘江新区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深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合作,推动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从阿治曼的文旅融合到东京的金融创新,湘江新区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产业出海的“双轮驱动”模式,其核心在于“硬实力筑基”与“软实力突破”的协同创新,既坚持实体经济根基,又拥抱数字革命浪潮;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彰显开放胸怀。这种“守正创新”的发展战略,正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理念在区域层面的生动实践。
站在2025年的春天眺望,湘江新区的国际化步伐已清晰可见。当“湘品出海”直通波斯湾,当“湖南金融中心”对话“东京湾”,这种跨越地理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链接,将为湘江新区注入发展动能。
金融乃现代经济之血脉,湘江新区深谙此道,并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创新实践,以金融为引,积极融入全球发展浪潮,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湘江新区,正勇立于金融潮头之上,从湘江出发,走向世界。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