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谭静妮 熊高金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深入开展之际,国网长沙供电公司以“电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为先锋,积极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主动为政府重点项目提供贴心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以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模式为着力点,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保障,推动政府重点项目建设
3月3日,湘江科学城首开区的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项目(二标段)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项目正加速推进,预计年内将实现全部主体结构封顶。湘江新区供电公司的“电雷锋”们走进项目建设工地,与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电力规划以及推进过程中遇到的用电难题。
“电雷锋”上门了解政府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和用电需求
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建设项目(二标段),总建筑面积达28.76万平方米,计划于 2026年6月30日竣工。作为湘江科学城的首个启动项目,自规划建设以来,就一直受到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的重点关注。
湘江新区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涉及高压线路迁改、变电站建设、分布式能源接入等复杂需求,且施工周期紧张,技术标准高,对电力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项目建设及用能特点,湘江新区供电公司创新推出“双经理制”服务模式,由“业扩项目经理+专属客服经理”组成“1+1”服务团队,紧扣项目时间节点,优化服务举措,全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确保电力保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
“电雷锋”对项目建设工地用电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同时,湘江新区供电公司着眼全局,提前布局。针对湘江科学城的核心发展需求,该公司依托“绿色国网”“数字沙盘”等数字化平台,为湘江科学城提供“一企一策”能效服务。通过推广“绿色电证”服务,协助湘江科学城接入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1.2万吨,助力打造“零碳科创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为将湘江科学城打造成为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试验田”,湘江新区供电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开通“绿色通道”,实现极简办电,专属经理上门收取资料;推行“阳光业扩”透明服务,通过“网上国网”APP 实时推送工程进度和费用明细,让服务全程可视、可信、可追溯;依托“狮峰”创新工作室的技术支持,组建由营销、配网、发建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湘江科学城提供供电方案优化、电能质量管理等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服务。
“从规划阶段的主动介入,到建设期的全程驻点,湘江新区供电公司的‘电雷锋’们高效协同,为我们提供了超乎想象的优质电力服务。”湘江科学城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项目(二标段)建设方负责人戴慧对“电雷锋”服务给予高度评价。
优服务,电“靓”和美乡村
近年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以“电雷锋·四进”为载体,积极投身乡村振兴,通过保障农村生产灌溉用电、提供暖心惠民电力服务等措施,为长沙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3月4日,在湘江新区含浦街道的油菜花海中,一队身着红色马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电雷锋”们正在对田间地头的抽水线路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当地油菜花种植的用电安全。
“电雷锋”走在乡间田野,为油菜花种植基地灌溉用电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含浦街道位于湘江新区西南部,近年来,在可靠电力的推动下,该街道充分发挥农业优势,打造了万亩油菜花种植基地,加速发展以赏花游玩、农事体验、乡村旅游为特色的农旅融合新业态,激活了当地“春日经济”。
“最近驿站的生意怎么样?用电方面有没有问题?”当天,“电雷锋”来到该街道的湘江文旅(含浦)驿站,向驿站负责人了解用电需求,进行用电检查,并耐心讲解安全用电知识,一站式解决驿站的用电问题。
“电雷锋”走进湘江文旅(含浦)驿站,宣传安全用电知识并发放用电便民服务卡
让三湘大地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国网长沙供电公司东方红(电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初心和使命。一件件关乎百姓生活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正不断融入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的发展规划,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责编:陈佳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