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龙田探索“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4-12-31 07:46
字体:【

刊载于《湖南日报》 2024年12月31日18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曼斯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中国疆域辽阔,要绘就基层治理的幸福画卷,每一处笔触都需因地制宜,精心描绘。

宁乡市龙田镇,地处省会长沙最西部,面临着地理位置偏远、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流失等诸多难题。

然而,在过去的一年,该镇创新治理模式,实现交通安全零亡人、利剑护蕾零案发、安全生产零事故、矛盾纠纷零信访,筑起了坚实防线。本文将聚焦宁乡龙田,剖析一个基层乡镇的治理挑战与经验。

“自治”为基,发挥人情的力量

龙田镇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这里留守的老幼妇女较多,矛盾纠纷多数源于乡邻间的琐事。

“熟人社会”办事往往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深浅程度。这既是基层治理的难点,也可以转化为调解纠纷的优势。

龙田镇以党员“三亮三比”行动推进片组邻“三长制”工作,吸纳了一大批优秀党员、乡贤和“法律明白人”。他们既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和调节技能,又与群众打成一片,具备“解麻纱”的天然优势。

此前,龙田社区曾有一对兄弟因林地闹出意见。邻长周铁初与兄弟俩是老相识。得知情况后,他连续3次上门,与两人拉家常,转述父辈的殷切嘱托。双方意识到兄弟感情远比几棵树重要,最终消除了心头的隔阂。

以劣化优、以熟治“熟”的调解模式成为普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主力军,其他重大、复杂纠纷则由村、镇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今年以来,龙田镇共调解纠纷75件,其中“三长”调解46件,占比达60%以上,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法治”为本,彰显正义的力量

习惯于“讲人情、讲关系”,是“熟人社会”难治理的一大痛点。攻克的关键,在于发挥“法治”的力量。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一方面,龙田镇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各项工作,坚持原则、明确是非,不模棱两可、不回避矛盾。

在龙田镇月塘村,一村民在自家鱼塘里发现死鱼,怀疑是从邻居家鱼塘冲刷而来,由此心生不满,产生纠纷。该村调解员到现场后,通过观察地形地势,判断该村民的鱼塘地势较高,死鱼不会“逆流而上”。通过一路追溯,调解员发现死鱼来自山上某水库。得知来龙去脉后,该村民主动与邻居握手言和。

另一方面,该镇以身边的案例为切口开展普法教育,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让矛盾纠纷化解于未然。

12月初,龙田镇石屋村屋场会现场。会开到一半,一位村民接到电话,称朋友上门找他借钱,要提前回家。普法宣讲员当即将话头引入民间借贷,向村民科普“借条”与“欠条”的区别,提醒大家规范书写格式。这样的“零距离”普法宣传模式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德治”为魂,汲取榜样的力量

在基层事务的处理进程中,道德的力量往往润物细无声。加强德治是开展乡村治理的先天优势,也是降低社会治理成本、实现“治理有效”目标的必由之路。

龙田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将“六尺巷典故”所蕴含的“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等道德内涵融入村规民约。同时,通过宣讲会、花鼓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党的理论政策、移风易俗知识及新兴的文明风尚。

龙田社区直江组有一栋年久失修的百年老屋,有群众担心出入安全,提议拆除房屋。因历史遗留问题,这套房子涉及3户群众,其中有1户仍有居住需求,几方由此产生分歧。

调解员了解情况后,与村民们谈政策、讲道理。一方面向户主阐述清楚群众对安全隐患的忧虑,另一方面也请其他村民理解户主的难处。经过多次面谈,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修缮保留一部分房屋,拆除其余危险建筑。

榜样的力量,也给予了“三长”前行的动力。

杨枚清是龙田镇石屋村邻长,防汛期间,他每天起早摸黑排查处险,组织群众义务清理崩塌泥土20余方;邻长阳谷英年近花甲,仍每月定期为高龄老人买药送药……龙田镇通过选树一批先进典型,激励全镇“三长”干劲更足。

龙田镇以“三治”融合的创新模式,在因地制宜的治理征程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且成效斐然之路,为基层治理多元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