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赋能,长沙县以院士团队助力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12-27 18:30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研究生住进乡村农家、融入农业生产田间地头、利用所学解决农业技术难题,助力农产品高产高效……眼下,在长沙县广阔的田野上,一批农学专业研究生依托科技小院人才培养项目,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21年来,长沙县成功创建5个由院士领衔的国家级科技小院,分别是依托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长沙水稻科技小院、依托湖南农业大学的长沙猪产业科技小院、依托多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长沙辣椒科技小院、依托柳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长沙鱼产业科技小院、依托湖南金井茶厂有限公司的长沙茶叶科技小院。

几年时间,五个科技小院通过发挥院士作用、科研人员常驻、聚焦特色产业等做法,科研人员们深深扎根于乡村田野间,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以科技助农,在小小院落里为广袤田野耕耘,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院士加持,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光皮辣椒、金井绿茶、隆平水稻......一张张响亮的名片,勾勒了长沙县名优农特产品的实景图。而今,凭借着院士农业的加持,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名片更加光彩夺目。

“一线最需要的技术是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带着这些关键问题,长沙县科技小院发挥科技赋能作用,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问题,有力促进成果产出。

作为极具特色的辣椒品种,“黄兴光皮辣椒”得益于黄兴镇特定的自然生态条件,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定向培育而形成的名优品种,种植历史久远。

辣椒科技小院由全国唯一的辣椒院士邹学校担任首席专家,依托长沙县多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试验基地开展光皮辣椒种业研发、生产加工等产业链项目合作,目前最高亩产可达2000斤,亩产值可达2万元。

位于路口镇的长沙水稻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官春云院士和陈光辉教授组织专家团队,通过长期在基地驻扎进行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的方式,促进高校专家和研究生与当地政府和粮农等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当地水稻和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金井绿茶已成为长沙县茶产业发展的一张响亮名片,依托金井茶业而建成的茶产业科技小院,由刘仲华院士领衔,致力于针对茶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全过程研究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推广、乡土人才培育的“最后一公里”,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

“茶叶种植和深加工,是影响品质的两大因素。”金井茶厂负责人周宇看来,从茶园管理、采摘、制作等方面,以及深加工方面,都要与院士专家和高校科研团队深入合作,进行茶叶功能性开发研究。如今,依托科技小院的院士专家力量,这成为了现实,茶产业发展步伐走得更加稳健了。

深耕产业,科技赋能。多个科技小院在长沙县成长壮大,由院士带头开展科技研发,成为开展科技创新、科技推广服务,助力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产业集聚,带动集体经济增收

隆冬时节天虽寒冷,走进位于开慧镇的锡福村科技小院,新建的长沙猪产业科技小院团队(生猪实验)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火热忙碌景象,正在忙着调试设备,进行最后调试。

“现在正在抓紧时间将各项设备调试好,马上就要交付科研团队投入运行,开始推进科研项目的落地。”看着项目目前的进度,锡福村党总支书记林益明心情十分激动,从启动建设到正式运行,时间不到一年,明年还将启动二期项目建设。

对于这些年科技小院的落地运行给锡福村带来的变化,林益明内心十分感慨。辐射带动是科技小院为锡福村带来的效应。

在湖南农业大学印遇龙院士和贺喜专家团队的带动下,小院常驻有十余名研究生团队,针对畜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品种资源退化、养殖效率低下、疫病问题突出、养殖环境污染严重、设施设备落后等,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一项项突破。

科技小院的落地,吸引了种植、养殖企业落地周边,改变了老百姓的种养方式,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养殖。依托科研专家团队,为当地群众开展教学培训和研学活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培养了一批产业致富能手。今年4月底,锡福村科技小院被授予全国“最美科技小院”荣誉称号。

来到黄花镇柳吉观赏鱼基地,一个个池中各类鱼儿游动跳跃,显得十分灵动欢快。依托柳吉观赏鱼基地而建的鱼产业科技小院,除了致力于观赏鱼的品种培育与养殖孵化,作为一个新鲜的产业门类,该基地300余亩的养殖区内聚集了20多个品种,有的一条鱼价格可以达到千余元。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鱼文化为牵引的特色美丽乡村,为村民们休闲娱乐提供一个好场景。

柳吉观赏鱼休闲观光园建设过程中,注重将全组186个村民都吸纳参与,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打造一个集农业养殖、旅游观光、研学培训、科普实践、休闲康养多位一体的乡村文旅新形态,让小小锦鲤“游出”产业园,激活了乡村振兴这池“春水”。

人才扎根,汇聚振兴第一资源

走进开慧镇锡福村科技小院,乡村振兴一线上激扬的青春风采扑面而来:近年来,累计有10批次共100余名研究生来到这里学习实践,小院孵化的青年人才像蒲公英的种子一般从开慧飞向三湘的广袤大地。

今年9月,长沙县与湖南农业大学联合开展“乡村振兴筑梦者”计划,湖南农大动物科学学院的勾丹研究生毕业,通过参与这一计划,来到开慧镇锡福村,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五年的基层工作,将所学所长在这里进行科研成果转化。

科技小院的核心思路是在农村生产一线,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集于一体,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科技动能、社会支持和人才资源,像勾丹这样的人才还散落在长沙县其他科技小院内。

“正是一批批心怀梦想的科技小院青年与政府双向奔赴,新的科研成果不断落地,使得更多农户受益。”开慧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小院定期开展的“慧农培训”“田间课堂”已培训超30期,为当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青年新农人1500余人次,科技助农也持续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蛋糕”。

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科技小院,用扎实的研究态度与杰出的工作成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农业人才,为长沙县农业领域释放人才红利贡献出独有力量。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在一个个科技小院内,专家团队成员在这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扎根生产养殖一线,致力科学研究,为农特产业发展汇聚智慧源流。科研团队甘愿俯身乡土“自找苦吃”,让田野成为授业的课堂、作物成为生动的教材,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就这样被“种”进一片片充满生机的田野。

“科技小院科研团队长期扎根农村一线,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开展科技服务,既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又研究解决了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同时,有效连接起了科研人员直接联系农民的便捷桥梁,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长沙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长沙县广袤田间,科技小院正在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一个个科技小院不仅是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典范,更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亮丽风景线。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