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政法干部培训“新声”⑥丨戴莉:以高质量司法宣传助推全面深化改革

2024-12-17 08:33
字体:【

长沙市政法系统复合型干部培训班 戴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中,需要人民法院直接落实或者参与、促推落实的有80余项,可谓任务艰巨。

作为一名司法宣传战线的同志,我认为,做好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以高质量司法宣传助推全面深化改革。主要是要做优“三组”关系:

一是“法言法语”与“网言网语”的关系。在短视频、微信、微博等平台成为讯息主来源的互联网新时代,公众注意力被高度分散,传播空间和舆论场对短平快的作品需求成为主流,司法机关的传统宣传方式与风格亟须寻找突破口。一方面,要破解政法新媒体职能定位窄、内容存在局限性、运行模式单一等制约因素,注重结合互联网传播规律,构建矩阵联动、多向互动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探索“出圈”模式。一方面,要突破政法新媒体职能定位狭窄、内容局限、运行模式单一等瓶颈,积极顺应互联网传播规律,打造矩阵联动、多向互动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积极探索“破圈”路径。另一方面,要优化宣传说理方式,改变说教式、灌输式宣传方式,善于把法治理论转化为大众话语,把深道理讲浅、把大本子讲薄、把大道理讲明白,让更多司法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需优化宣传策略,摒弃生硬的说教与灌输,巧妙地将法治精髓融入百姓日常话语,将深奥法理浅显化、繁复条文精简化、宏大理念通俗化,让司法正能量之声真正渗透至千家万户。

二是“主流”和“主导”的关系。司法宣传工作要将坚持“主旋律”与把握时度效充分结合,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精准聚焦大众关注的话题,生动展现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人民法院的具体实践,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要敢于“发牌”,肩负起主导舆论场、引导价值观的责任和作用,不盲目趋同从而被流量、热点所裹挟,充分发挥司法裁判正向引领作用,打好宣传主动仗。要勇于“出牌”,勇担主导舆论、引领价值之重任,不随波逐流,不为流量热点所左右,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积极导向作用,牢牢掌握宣传主动权。要善于“打牌”,提升思辨力、话语支配力,旗帜鲜明地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了解”和“理解”的关系。“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做好司法宣传工作归根结底还是要坚持“内容为王”。老百姓打官司不仅仅是要个裁判结果,更是一个有理有据、可感可知、令人信服的“说法”,这几十万案件,就是我们开展司法宣传工作的富矿。民众诉讼不仅求一判决结果,更盼有理有据、感同身受、心悦诚服的“说法”,每一个案件都是我们司法宣传工作的宝贵资源。一方面,要找准好题材,立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密切关注领域,充分挖掘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的典型案例。要精选题材,紧扣群众关切的问题,紧盯相关领域,深入挖掘兼具政治、社会、法律效果的典型案例。另一方面,要找准好视角,用小切口折射大主题,用小故事展现硬道理,将判决书内容转化为鲜活生动的语言,将法律法规转化为深入浅出的道理,从而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认同感。只有,义正词严讲清“法理”,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讲透“情理”,让当事人赢得明明白白,输得心服口服,才能真正实现“法结”“心结”一起解,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编:赵志高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