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牛”可待成追忆,化作“予倩”一缕魂——音乐剧《倩之韵秋》为“戏”立心而歌行

2024-11-17 20:08
字体:【

文/陈善君

音乐剧《倩之韵秋》作为第8届湖南艺术节28台原创“大戏”之一,于11月9日、10日,在浏阳市欧阳予倩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连演2场,是谓“戏剧家”演到家了。“情意霸台,美不胜收。”可以简约概括音乐剧《倩之韵秋》,作为“欧阳予倩”主场演出的成功。

以“秋”写“倩”,筑就壮歌

音乐剧《倩之韵秋》是为怀念、歌颂戏剧大师欧阳予倩先生而作的,是以他走上“新”戏剧道路、开展中国“新”戏运动和为之作出的开创之功作为表现题材的。按理说,这又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主旋律作品。然而,作者却另辟蹊径,再添加一条叙事主线,叙述他的夫人刘韵秋在此期间遭遇的家庭、社会压力,以及她为之作出的反抗和奉献,从而形成双线并进的情节结构。难能可贵的是,创作并没有因此而陷落“革命+恋爱”的老套窠臼,而是以“爱情”写“革命”:通过她的“新”秋(做新娘)、“问”秋(遭责难)、“韵”秋(助丈夫)人生三个阶段生活经历,侧面表现欧阳予倩的“戏子梦”(旧时代)、“伶人梦”(革命时期)、“戏剧梦”(新中国成立前后)实现的艰难曲折,从而谱写出一曲夫妻携手同心、共赴新中国戏剧事业矻矻求索、苦难辉煌发展历程的壮美乐章。在这乐章中,欧阳予倩的音符因刘韵秋的加入伴奏,而跳跃得格外自然、生动而激荡。

以“前”照“后”,慷慨长歌

音乐剧《倩之韵秋》的剪裁更见功底和匠心。作者选取欧阳予倩日本留学和上海革命两个时期入剧,起点是日本留学遭驱、终点是参加五卅运动,便使整剧矛盾冲突灌满,情节跌宕起伏,而剧中两位主角却是出身书香门第、浑身文艺情怀的“新青年”,这样该剧便以革命火种点燃日常生活,于浪漫诗性中注入真理求索,使得全剧张弛有度、情理兼容、大小结合,把浪漫主义情怀与现实主义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谱写了一曲五四前后一代知识青年冲破封建牢笼、打破阶级民族压迫、追求平等自由的命运交响曲。在这曲中,完成了欧阳予倩由“茫然无助的湖南牛”,到认真执着的“倔强的牛”,再到“毕生苦干不抬头”的丑年牛的塑造,其“为平民唱戏”、为民族做事、为戏剧“立心”的真戏剧理念和践行已经得到认可和见到成效。该剧并未铺排缀满欧阳予倩一生经历,但以原型人生的高峰,熔铸成为戏剧的高潮,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把握和对音乐剧艺术载体的把握虽不说炉火纯青,但说胸有成竹是一点也不为过。

以“一”统“多”,纵情高歌

音乐剧《倩之韵秋》在形式上的突破大胆而妥当,主要表现在“守”“创”“融”“化”上:守正创新、融合转化。该剧以音乐为主,融合了舞剧、话剧、京剧、花鼓戏……甚至西方歌剧、中国武术、湖南非遗……古典诗词、现代诗歌……有这么多艺术形式在同一舞台上呈现,然而却并不显得凌乱、混乱,那是因为创作者根据剧情内在发展需要出发,需要什么便出现什么;二是因为剧中2位主角本身就多才多艺,特别是欧阳予倩还受到海外风气和学识影响,固守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只怕无法完成对主角形象的圆形塑造。然而,不管采用哪种艺术形式,创作者都能保持那种艺术形式的原汁原味。融中出新、新中见守、守中见正、正中见化,剧中各种艺术形式无缝对接、丝滑转换,然而这并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把这两位主角的遭遇经历、神情心态、思想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创作者思路打开了,格局和生气也就具备了。

以“戏”生“戏”,起舞踏歌

音乐剧《倩之韵秋》的多个二度创作结合精密,舞台呈现相当精彩。做到“史”与“诗”的结合,是导演对编剧意图的理解、接受和实现。男主演具备各方面才艺表演要求,综合实力和舞台表现可圈可点。女主演对人物性格把握到位,感情投入和角色塑造完成度高。其他角色表演都眼中有光、手中有活、倾情投入、高度配合。如是舞台上演“嗨”了,人物形象想不生动都难。

剧中音乐创作流畅自然,与剧情发展、人物性格表现契合适配,灯光、舞美等设计简约精致、艺术感强。整部剧结构紧凑,呈现上多度融合,演出生动出彩,把舞台空间完全化为了艺术空间,实现了低成本剧的高端输出。戏剧家家乡人“唱”戏剧家,更多一份责任、担当和情感。他为戏剧作牛马,家乡人民建起剧场纪念他,演出戏剧歌唱他。音乐剧《倩之韵秋》是一台用心用情用功的好戏。

虽然是主旋律题材剧,音乐剧《倩之韵秋》整部戏却以表现情意为主,且都发自人物内心……追忆成河、思念成歌,蕴着无边的诗意、无尽的浪漫,倾情奏响欧阳予倩还魂曲。当其歌唱在欧阳予倩大剧场久久回荡,经久不息,让人无不感慨动容,思绪万千。一部音乐剧能达到如此效果,夫复何求?但求一赏而已矣。

(作者系湖南省文联主席团委员,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秘书长)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