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王茜 通讯员 栗稳
“现在,我们这里正在建电动车棚、安装消防栓和防火门,住在这里安全感更足了。”近日,家住长沙县泉塘街道泉东社区丁家安置小区的居民李先生看到家门口的变化,高兴不已。
为有效解决农安房小区公共安全问题,泉塘街道党工委决定将泉东社区丁家安置区和小塘路社区安置区C、D、E区纳入农民安置房小区公共安全提升工程项目,并于今年9月进场施工。街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一区一策”编制实施方案,重点聚焦畅通消防通道、完善消防设施、规整各类管线、增添安防设备、规范燃气使用等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农安小区新形象。
泉东社区丁家安置区35栋前坪正在新建一座电动车棚
以民为本,用心答好“民生卷”
小区改造是个系统工程,具体到每个楼栋、每个单元的情况均不尽相同,改造涉及的小项目多达几十项,改造的资金又有限,如何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主要采取三举措:一是充分尊重民意,科学制定方案;二是发挥监督职能,推动安置区改造;三是党建引领,充分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泉塘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冯伟桥介绍。
泉东社区丁家安置区分为35栋低层、4栋高层安置房,涉及231个单元、927户,总建筑面积17.53万平方米。
与许多老旧小区一样,丁家安置区经营业态复杂,出现了电动车乱停放、消防设施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小区形象且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前期,由泉东社区党总支牵头,组织安置区党员、网格长、楼栋长、邻长成立志愿服务队,通过热线电话、入户走访等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全面掌握了居民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从而形成改造“菜单”、制定方案。社区定期组织召开议事会并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组织志愿者开展义务巡查、文明劝导等工作。
家住丁家安置区 15栋的周文志反映后街地势较低,导致自家地下室长期积水,社区将情况迅速上报;位于安置区内的丁家高层公寓原本未纳入此次改造范围,但居民要求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街道经综合研判,迅速协调,决定将其一并纳入实施计划中……
在推进问题解决过程中,陈军、石利强、陈程等热心党员在居民和社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及时快速地做好了上传下达、答疑解惑等工作。
监督护航,彰显改造“大动力”
“居民满意才是最大的满意。改造过程中,始终坚持便民利民、将群众需求放在第一位,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真正让改造成果惠及于民。”冯伟桥由衷地说。
小塘路社区安置区C、D、E区建于2006年,有着18年历史,共81栋房屋,涉及681户,建筑面积共5.9万平方米。
“由于建设初期基础设施配备不完善、消防设施年久失修,且存在后续管理维护不足等问题,此次农安小区公共安全提升能极大地解决群众的烦忧事。”社区书记易尚介绍。
小塘路社区工程监督小分队在安置区D区解答群众疑问
为了让提质提档高质高效,落到实处,社区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社区纪检小组牵头成立了工程监督队伍,组织党员、居民代表参与监工,经常性去工地检查工程质量、跟进工程进度,协助化解矛盾。
“你们要降低门店前的台阶,施工时间要几天,影响我们店的生意,我不同意!”针对安置区不少经营户私自将店门口的台阶增高进行店外经营等问题,此次将全部恢复原状从而达到统一美观且便于停车的目的,对于此次改造,在D区中心街经营餐馆的何女士持反对意见。
“从长远来看,安置区改造好了,既美化了环境又让安全得到了保障,将吸引更多顾客上门!”针对不同声音,社区监督力量一趟趟上门讲解,组织经营户参加一场场居民议事会……通过以心换心地做工作,经营户的态度由最初的不理解到一致赞成。
凝聚合力,共建共享“有温度”
本次改造项目总投资981万,涉及4个安置小区,共788个单元、1680户,总建筑面积14.53万平方米。
项目改造完成后,将新增集中充电停车棚6个、充电点位200个,有效解决飞线充电、电动车乱停放问题;增设(更换)44个智能消火栓,增设消防管网800余米、增开消防救援逃生窗300余个,有效解决消防设施薄弱问题,提升居民安全感;增设(疏通)管网集中解决安置区积水内涝问题;统一安置区门店台阶高度、设置禁停指示牌,达到规范停车、提升安置区品质的目的。
施工人员正在丁家安置区安装消防栓
“只要有空,我们每天都会到施工现场看一看,询问工程进度。”小塘路安置区D区23栋快乐惠超市负责人杨奇和妻子无比期待改造后的新面貌。
变化折射在一处处基础设施的完善中,投映在居民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上。截至目前,4个农安小区已完成进度的30%,预计今年11月底前将完成改造,届时,安置区的硬件环境将得到全面提升,老旧农安小区即将迎来焕新蝶变。
“我们将持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凝聚基层治理力量,为居民提供更精准、多元‘定制型’志愿服务,营造文明、温馨的社区氛围。”关于如何做好后续管理维护、提升“软件”服务方面,易尚这样说道。
泉塘街道党工委书记田勇表示,街道将持续推进“党建聚合力”书记创新项目,充分调动党建联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为民服务的积极性,集思广益破解治理难题,为居民提供更多细致便利、安商稳企的暖心服务,不断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责编:王茜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周韬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