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集政
2020年10月,陪同时任长沙市副市长彭楠从精准扶贫联点村——宁乡市沙田乡沙田村调研归来,巧遇时任益阳市副市长刘国龙,国龙副市长说他是沙田人,不过不是沙田村,而是长冲村。一直想再到沙田专访长冲村,终于2024年8月成行。村党总支书记曾乐介绍,长冲村由原来六寨、木家、云阳、长冲四村合并而成,辖10个村民组4500余人。
有人形象地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比喻为由51名股东(党员)推举13名董事(一大代表)发起的一家股份公司,27年后的1948年11月,“公司董事长”毛泽东派人给曾作为13名发起人之一的李达带信,“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前来参与经营。”此时的李达在湖南大学任教,毛泽东希望李达速去解放区参加重要工作。
而长冲村是这个伟大的“股份公司”另一位发起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何叔衡故里。清光绪二年(1876年),何叔衡出生于宁乡九都五区杓子冲(今沙田乡长冲村),在此度过求学、成家、任教的岁月,直到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离开这里,一年后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成为毛泽东的挚友。
1935年2月,何叔衡带领游击队在福建龙岩市上杭县水口镇小径村向长汀方向转移时,遭敌人围追堵截,因年迈体弱,不愿拖累同志,纵身跳崖,壮烈牺牲。
何叔衡不足60岁的人生,创造了中共党史上的多个纪录:年纪最大的师范学生,年纪最大的新民学会会员,年纪最大的中共一大代表,苏维埃红色政权首任“大法官”,“一大”代表中最早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等。何叔衡老战友、知己萧三的《怀念何叔衡》一诗写道:“矍铄老翁何叔衡,建党初期立殊勋。作事不辞牛荷重,感情一堆烈火腾。平日能谋更善断,赤胆忠心无与伦。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是何叔衡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何叔衡故居管理处副主任刘振时陪同参观讲解。何叔衡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故居前有小池,后有青山,近观绿树掩映,远眺田野青翠,坐东朝西,土木结构,平面呈方形,主体建筑呈倒“凹”字形布局,有正房、左右厢房计23间,小青瓦屋面,土砖泥筑院墙,占地约2600平方米。
如今,故居左前方安放何叔衡半身铜像,为2006年纪念何叔衡诞辰130周年所立。大门上方,悬挂胡耀邦所题“何叔衡同志故居”门匾。故居内,堂屋、卧室、书房、客房依次排列,皆按当年所用进行复原陈列。何叔衡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何叔衡故居出口左面山坡上有一座何南薰墓。何南薰(1875—1922年)又名梓林,何叔衡堂兄,民国初年,何梓林与清末宁乡反封建领导人夏果雅及“宁乡四髯”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六人在沙田“惠同廊桥六结义”,发誓“以民族事业为己任,共同寻求救国之真理”。
何南薰于1911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任孙中山侍卫长,升陆军少将。1922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斗争,讨伐桂系,北伐,平陈炯明叛乱,以“生平之胆识,尽国民一分子之义务,死而后已”;同年10月在福建水口镇与李原基部激战中牺牲。
何南薰牺牲后,孙中山命东路讨逆军总司令许崇智主持追悼会。后由何叔衡护灵柩回湘,归葬故乡。经上海时,孙中山为之题词“为国捐躯”,并赠6000银元作安葬和修墓之用。何南薰墓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墓冢平顶,墓前有五级石阶及拜台,墓后立汉白玉石碑,上刻“陆军少将何公南薰 之墓”;碑上方石横匾上刻孙中山亲题“为国捐躯”四大字和直书“南薰 司令千古”六小字,墓联石刻“顽廉懦立,志决身纤”。
小小杓子冲,一个何家,两位名人,特别是何叔衡的热血铸就永远的历史丰碑,让何叔衡故居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长冲村成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
长冲村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村庄,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从现存史料调查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先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秦代属长沙,三国时期属吴国新阳县,唐代属新康县。千百年来,长冲村人在这里躬耕细读,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世族大家,他们种田造屋,修路架桥,挖矿围窑,尊祖建祠,敬神立庙,兴学办校,留下大量文化遗迹。同时保留江南农村生产生活特色,民俗风情久沿成习,传而不衰。
近年来,长冲村更是深度挖掘红色资源,联合长沙市委党校开发精品党课《从何叔衡的人生轨迹看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打造戏剧《永远的叔衡》,建设青年毛泽东游学道,策划布局若干个红色体验馆(点),逐步形成以“一堂课、一台戏、一部电影、一次现场教学”为特色的红色沙田培训模式,打造成为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和青少年研学基地,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文明村、省卫生村、省历史文化名村。
红色基因侵染长冲村每寸土地。来到长冲村党史文化长廊,一块块展板,一段段文字,在灿烂的阳光下,倍显庄重鲜艳,如同时间的信使,讲述着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曾乐介绍,正值暑假时节,前来参观的主要是青少年学生,也有其他年龄段游客,还有一些村民,他们或驻足凝视,或轻声交谈,红色文化在这里不仅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激励后人前行的力量源泉。
何叔衡曾经说过:“我绝对不是我一家一乡的人,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的,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的……”曾乐说,每逢清明、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长冲村都会在党史文化长廊举行纪念活动,就是要宣传何叔衡生平事迹,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铭记先辈功勋,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文化成为村庄最靓丽的风景线。
红色传承成为长冲村文化根脉。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长冲村的历史和文化,让这片红色热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长冲村坚持“党委发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组织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长冲红色文化精神,培养“红色文化讲解员”,努力营造“个个会讲解,人人会宣传”的文化氛围,讲好长冲村红色故事,涌现出一群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守护者,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守护着文化根脉,用实际行动“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
“为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沙田乡组织长冲村和沙田村,将何叔衡故居和谢觉哉故居连点成线,把散落沙田的红色旧址串珠成链,集成打造4A级红色景区。”乡党委书记张新灿说,沙田将坚持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红色资源内涵与外延,让红色景区更能吸引人来、让人留住,传播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赋能长冲村基层治理。长冲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以村两委工作例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屋场夜话等为载体,学习传达政策,规范村规民约,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号召党员带动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建设管理,通过推广“积分制”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促进民风淳朴和谐,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和自治能力。
“村民群众是建设发展的主体,也是红色传承的主体。”曾乐说,红色传承要善组织聚人心。长冲村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广泛宣传发动群众,通过屋场会、户主会、入户走访等讲政策说道理,利用“村村响”、横幅、微信等媒介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组建“银龄先锋队”“巾帼志愿队”“青年服务队”等,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响应跟着干”的氛围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
乡村振兴,重在发展。近年来,长冲村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文化底蕴和田园风光,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挥红色景区引擎作用,恢复名胜遗迹,聚焦特色产业,建设美丽屋场,发展乡村旅游,奏响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田园乐章,成为全国、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湖南农业大学“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示范基地”。
——打造青山绿水。走进长冲村,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稻田漫翠。长冲村主要地理特征为丘陵林地,全村林地面积5200余亩。沩水支流长冲河从村中蜿蜒流过,有骨干山塘水库200余口,其中长冲水库、云阳水库、六寨水库等为小型水库,库容量最大的长冲水库为小二型水库,库容达35万方。
为保持山清水秀、生态优美的田园风光,近年来,长冲村在保留传统田园风貌的基础上,通过发动群众,筹资筹工,推进实施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工程,大力提升村庄绿色生态水平。青山环绿水,绿水润长冲。如今的长冲村,“村在林中,人在画中”,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发展乡村旅游。长冲村将红色资源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红色文旅与特色农旅融合发展。发挥何叔衡故居核心作用,与谢觉哉故居串联成线,以党建活动、党员干部培训为平台,以青少年研学为拓展,开设特产店、经营农家乐,近两年年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带动餐饮和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发展,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十里长冲”是利用原长冲村村部闲置资产,引进乡贤打造的一个家庭农场,大门有楹联“琼楼靓路千人微笑千人乐,秀水青山十里长冲十里欢”。曾乐说,这“因为山好水好空气好,饭店生意非常火爆。沙田的鱼特别有名,这里养鱼成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鱼塘,山泉水养鱼,不喂饲料,鱼肉特别细嫩肥美。”此时不是饭点,不然真想好好品尝一番。
——聚焦特色产业。长冲村有基本农田2500亩、旱土1400余亩,富硒水稻、晒黄烟、中药材种植是长冲村主要农业产业。长冲村将村级发展融入全乡整体布局,村集体经济入股惠同联合社,采取合作社主导、大户托管方式,采取村集体与农户合作模式,集中流转200亩土地规模化种植洋硒早、五彩稻等优质水稻,拓展产品开发、生产经营、营销分红渠道。
从杓子冲屋场至白牛冲屋场的长冲河两岸,有连片的晒黄烟种植地,此时已是烟叶收割季节,有的烟田烟叶收割后已插上晚稻,有的烟叶正等待收割。烟田旁有晒烟塑料大棚,大棚内正在晾晒收割后的烟叶。一兜兜烟叶被夹在竹荚间,一排排垂挂着,煞是整齐。曾乐说,长冲村共种植晒黄烟200多亩,晒黄烟在晾晒时不能沾染一点水分,否则影响晒黄烟的品质。
——建设美丽屋场。季夏时节,阳光在连绵群峰中流淌。漫步长冲村,平坦宽阔的道路,静谧舒适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房舍,干净整洁的庭院,层次丰富的绿植,清澈见底河池,勤劳朴实的村民聚在一起悠闲地喝茶聊天……曾乐说,近两年来,长冲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近800万元,建成勺子冲、白牛冲、肖家湾等4个集中连片美丽屋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长冲村以完善红色景区景点道路基础设施为抓手,积极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从群众出行困难到四通八达。”曾乐说,近4年来,长冲村共硬化公路21公里、提质改造13公里、黑化11公里,村组公路及入户公路硬化率达98%。一条条“红色交通线”连通在青山绿水间,既连接了红色景点,也方便了村民出行。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长冲村处处是“经济发展提速,人居环境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文明礼仪成风”的繁荣景象……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