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28日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钱娟)连日来,长沙迎持续性强降雨,农作物发生涝害的风险较高。长沙市农业农村局闻汛而动,第一时间派出专家组奔赴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并调度救灾种子等物资储备,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止损,全力保生产、保安全。
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早稻抽穗至灌浆乳熟的产量形成和中稻分蘖拔节的关键时期。连续强降雨天气,让粮食生产面临汛期“大考”。宁乡花明楼镇朱石桥村种田大户周好武今年种植的800多亩水稻被纳入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片,这几天他正为退水后如何促进稻株恢复生长而犯愁。
回想起6月24日的瓢泼大雨,他至今有点后怕:“雨水来得急、汛情来得猛,很快就漫堤,成片的水稻被淹。”周好武告诉记者,今年种植的是潭两优83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08天,已经进入成熟期。
专家组一行在田间地头为水稻把脉问诊,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建议及时做好稻田排水补肥,改善田间通风条件,并及时杀菌消毒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长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少希为周好武“支招”,受淹受渍水稻,抗病能力减弱,高温高湿环境下易感稻瘟病、纹枯病和细菌性病害,水淹田退水后还要特别注意清水冲洗淤泥,改善通风条件,要及时施用碧护、磷酸二氢钾等生长调节剂、叶面肥,以提高水稻抗逆能力,结合病虫情报做好病虫防控,多措并举止损,对淹水时间长的绝收稻田要及时翻耕改种。专家组的建议,让周好武吃下“定心丸”,他说,“后续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加强早稻后期田间管理。”
“确保农情把握准、保障想周全、措施做到位,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派出10个专家组赴各区县(市),到田间地头、生产一线摸底汛情、水情、农情,并因地制宜开展技术指导,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好田间管理、及时清沟排水、开展抢收蔬菜、适时补种抢种、加强病虫害防控、做好设施检修加固等防灾减灾工作。同时,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广播等途径,及时将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发送到广大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确保预警信息到户、防御措施到田。截至目前,已发送预警信息3万余条,制定并发布《水稻洪涝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洪涝灾害稻田补种改种技术指导意见》《暴雨灾后蔬菜生产主要应对措施》,通过“长沙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发布5期技术资讯,指导经营主体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千方百计守护长沙“菜篮子”“米袋子”。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