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追春光赶农时 万象“耕”新造丰年

2024-03-28 20:43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晗 通讯员 章迎春

眼下正是春耕时节,在湖南湘江新区希望的田野上,随处可见农民抢农时、抓生产的繁忙身影,“人勤春来早,田间耕作忙”的美景图在广袤田野铺展开。

服务跟得上,油菜花开引蝶来;技术推得开,早稻集中育秧如火如荼;科技玩得好,省时省工又省力……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推进,新区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掀起春季农业生产热潮,为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服务紧跟上,专家下田开良方

“花开得不错,花期再延长半个月,旅游综合收入起码还能再增长。”3月27日下午,含浦街道一片油菜花田里,农技专家随手牵过一株油菜花,仔细端详,面带喜色。

今年油菜种植没少让种粮大户们揪心。受年初冻雨灾害影响,油菜普遍长势偏弱,有的甚至冻死。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组织多名农技人员奔赴田间地头指导农事生产。

“田间课堂”上,专家们现场支招:对受冻害的油菜苔茎要抢晴天摘除,利用清沟土壤培土壅蔸护根,减轻冻害对根系的伤害,同时还要加强油菜病虫害的防治。

在种粮大户林胜强的田头,专家也为其开出了“药方”:“品种选择是丰产关键,要因地制宜选好种子。同时,要按照技术要求做好育秧下种前的消杀工作和种肥施用,这是决定秧苗正常生产和减少后期病虫害的重要步骤……”林胜强边听边点头,把技术要点全部记在心中。

“最大限度保产量、增效益!”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种植业与畜牧渔业处处长李宇介绍,今年新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7.1 万亩、粮食总产量为7.8万吨。为了实现目标,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分批次组织农技人员和邀请院士团队专家赴各个涉农街镇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把惠农政策、种植新技术、新方法及时送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  

随着天气转暖,油菜花迎来盛放,一片金黄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构成了春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集中育秧搞得好,种粮效益稳步升

浸种催芽、压泥播种、盖膜保温……白箬铺镇龙莲村,高标准育秧大棚内一条条育秧生产线有序运转。20天后,这些秧苗将会一一发放至种粮大户手中,下田抛秧。

今年,新区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贴等方式,新建11.28万平方米集中育秧工厂,推动集中育秧设施“一棚多用、农棚农用”,并利用空闲季节的集中育秧设施,采取代育、租赁等经营形式,开展油菜、设施蔬菜作物生产,提高大棚的周年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种子种粮大户来提供,技术专人指导,流水线精准播种,每亩地能节约成本近100元。”说起集中育秧的好处,龙莲村党总支书记廖帅打开话匣子,“更重要的是,集中育秧出苗率高、秧苗质量好,能稳住早稻产量。”

为了更好地促进双季稻增产,龙莲村还在加快建设1000余平方米的育秧工厂,配备育秧设备一次性完成覆土、播种、浇水等作业流程,为下半年晚稻生产赋能增效。

“加快推进集中育秧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抢农时、育壮苗、防灾害、增产量,还对稳定发展双季稻、推进多熟制种植模式创新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提升水稻育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助力粮食生产稳面增收、农业提质增效。

种田也有“科技范”,省时省工又省力

“知冷暖、明干湿,现在蔬菜种植更‘智慧’了。”在位于学士街道的蓝中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蔬菜种植大棚里,各类蔬菜的生长环境被“智慧农业云平台”精准智能控制着,长势喜人。

今年新区春耕生产种植,各种高科技、智能化农业机具纷纷“上岗”,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大显身手:田间,履带式旋耕机快速翻松泥土,一亩地十分钟耕完,高效又省力;育秧工厂内,温度监控、自动喷灌等设备运行,实现了高效、环保、增效的良好效果……越来越多的专业技术和设备被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不断推动春耕的降本增效。

此外,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还联合长沙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涉农街镇共同开展农资执法保春耕行动,对种子、农药、肥料经销的农资门店开展拉网式排查,从源头规范农资市场,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从竹弓低拱单层简易大棚、中小规模育机插秧苗模式,发展至当前具备成熟技术支撑的智能化种植大棚、集中育秧工厂新模式,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科技力量转化为新的农业生产技术,给农民们带来了甜头,也让他们更坚定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信心。

责编:王宇蓝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