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路径

2024-03-28 11:21
字体:【

文/蒋集政

东门村地处浏阳市沙市镇西北部,因村域内有三条河流从西北向东南蜿蜒而来汇聚东门,俗称“东门江”,故名东门村。近年来,东门村先后获评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乡风典型案例示范村、湖南省特色精品乡村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等荣誉,走出了从落后的“贫穷村”到“中国美丽乡村”的蝶变之路。

东门村门楼

“小村庄”成就“大集体”

来到东门村,村党总支书记张建辉毫不隐晦地说,东门村的特点第一就是“小”——东门村由原江口村与东门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组2600余人。张建辉说,2004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东门村本来是与相邻3个村合并的,而另一个村嫌弃东门村太贫穷,当时负债30多万元,不愿意合并在一起。2016年再次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时,镇党委政府又计划与邻村合并,这一次轮到东门村干部群众不同意了。于是,东门村成为沙市镇乃至浏阳市村域面积最小、人口数量最少的“小村”之一。

世易时移,就是这么一个村域面积、人口数量都不多的小村庄,近20年来,在村党总支村委会带领下,深挖土地潜力,做活土地文章,以地生“金”,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小村庄干出大事业,小山村实现大变样:2023年村集体拥有固定资产5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0余万元。沙市镇党委书记黄琦说,东门村集体资产居沙市镇首位。我想,一个村集体拥有如此巨大的集体资产,这在全长沙市也是不多见的。

——以地生“流转金”。成立利东土地专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管理股份合作社,每年按高产田300斤稻谷/亩、低产田200斤稻谷/亩、林地50元/亩的标准,2007年以来,共流转土地4937亩,其中耕地2316亩、林地2621亩,发展油茶花卉、栀子花等种植。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把全村的土地资源及固定资产确权到户,确股到人,让全体村民成为经济股份合作社股东。同时,对全村土地及固定资产进行整体包装经营,土地租金收益分配给农户,让农户在土地权益上得到根本保障。

——以地生“产业金”。东门村以土地合作经营为渠道,以现代休闲农庄为载体,以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先后建成油茶花卉基地1015亩、栀子花药材基地903亩、优质烤烟基地1050亩、中百合花基地500余亩,打造百合博览园,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发动党员众筹资金350万元,建成蒿山生态农庄、餐饮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整体发包给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发展生态研学、休闲观光,带动旅游、研学产业等联动发展,带动村民就业200余人。202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4.26万元。

——以地生“人才金”。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东门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明确聚贤引才、因地育才、以才生财规划,着力“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吸引一批有技术有能力懂管理的农业科技人才回乡振兴乡村。重视培养产业基础好、专业技术强、群众口碑好的年轻党员,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主动对接高校,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生物机电职院等院校建立合作,建立高校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合作创办“星创天地”和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基地,2021年以来,年接待省内外专业培训5000多人次。

——以地生“民生金”。东门村通过不断发展壮大产业,依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和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投入2700余万元硬化、提质改造道路15公里,硬化水渠1300余米,修建提灌站3座,安装太阳能路灯650余盏,实现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及美化;投入380万元,建成嵩山森林体育公园,完善村幼儿园、小学、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等服务设施;投资600多万元建设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村民用上蒿山自来山泉水;2012年起,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慰问金200—600元,每半年举办一次集体过生日活动,小孩上幼儿园每年补贴1000元,考取大学每人发放奖学金1000元,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古村落”蝶变“美村庄”

东门村是一个古老村落,从蒿山之巅的吴王庙可窥一斑。据传,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曾视察江南,驻马蒿山,见当地一老者携妇孺挖土舔食,而农田荒芜,不得其解,立即召集里正、亭长询问。里正、亭长实情相告,只因苛捐杂赋奇重,种田不足以交纳税赋,只好四处逃荒,民不聊生。孙权立即置农官,招募农民,屯田免税,并勒碑于蒿山。农官遂“建屯田减赋,捐军牛耕作,引河水灌溉”,蒿山一带遂五谷丰登,民丰物阜,帝王善举成为千年佳话,当地人为此于东门街桥头立“惜农碑”。后惜农碑被毁,2018年,在距原碑遗址200米,蒿山森林体育文化园入口处修建“劝农广场”,再置惜农碑。

明朝天顺年间(1457年),当地民众为纪念孙权功德,在蒿山之巅始建吴王神庙。吴王庙为三进,前栋戏台,中殿为吴王正殿,后殿依次排列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佛祖神像,和尚常年住庙诵经,暮鼓晨钟,肃穆幽鸣,香烟缭绕。上世纪“大跃进”年代破“四旧”古庙被毁,成为废墟。近年来,村民们自发捐资重修吴王庙,建成后香火极盛,朝拜者络绎不绝。

自古以来,一条兵马大道从湖北荆州经岳阳、平江至浏阳,过社港、经东门村至春华山再到长沙,是直达京城的一条古驿道。由此,东门村逐渐形成东门古街、东门集镇。随着东门村的日渐繁华,明朝建文年(1377年—)间,于东门街始建白马庙,香火鼎盛,在浏阳北乡有“上有赤马殿,下有白马庙”的美誉,东门集镇生意日益兴隆。解放前夕,东门街仍有药铺、饭馆、旅店、南杂等店铺14家,来往客旅众多。

罗氏族谱载,清朝中期,罗氏啟宣公为图谋家族发展,择址现罗家新屋地块兴家立业,历时三年修建成三进两亭大型院落,东西两边带厢房,中间院落对称,前有月门,东西有槽门,长形大天井相隔,建有牛栏、猪舍附属房屋,一字排列,规范有序。新屋周围有2米宽土筑壕排,栽植樟柞树木,既有田园风光,又具防盗护院。大屋建成后,迁此定居的啟宣公长子罗泮贤于清嘉庆甲戌年(1814年)进士及第,罗氏成为东门大家族。

令人痛惜的是,1941年日寇侵犯浏北,奸淫掳抢,杀人放火,纵火罗家新屋和白马庙,罗家新屋和白马庙被烧成废墟。现罗家新屋为近年来重建,罗家后裔发展到200多人。而白马庙只剩残垣断壁,徒留“遗址”了。新中国成立后,从互助合作至人民公社化,经商户及手工业者逐步转向农业生产,东门街与东门集镇也一度冷清萧条。

斗转星移。1995年,沙市至秀山公路提质改造过境东门集镇,东门集镇建设迎来发展机遇。进入新世纪,按照浏阳市村级集镇建设统一规划要求,集镇与村组同步开发建设。2010年,以武深高速过境东门村为契机,结合拆迁安置10余户集镇居民和道路拓宽改造,形成东西南北十字框架的集镇格局。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东门集镇绿树成荫,街净屋美,焕然一新。

耸立在涝刀河西岸的蒿山更是东门村的风水宝地,巍巍挺拔的山峰自东向西,气势磅礴,宛如一头回首雄狮凝望东方旭日。“群山叩拜一奇峰,时隐时现云雾中,宛如雄狮立大地,九岺山脉独为尊”,就是蒿山的真实写照。山中奇花异草,怪石玲珑,古木参天,是一座美不胜收的名山胜地。

体育公园月亮湖

依托蒿山自然资源,2007年,以建设村委会办公楼为契机,东门村选址蒿山东南麓大禾冲一独特山坳和月亮湖一湖清水,着手打造嵩山森林体育公园。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建成了集旅游休闲、体育锻炼、文化拓展、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森林体育文化园,园内布局了月亮湖、嵩山环山游道、叠水瀑布、水土保持科普园、工匠坊、森林足球场等各具特色的景点和设施10余处,被评为国家五星级休闲农庄。

工匠坊夜景

水土保持科普园

在重点打造嵩山森林体育公园的同时,东门村积极推进高标准、高质量美丽屋场建设。在建设美丽屋场中,东门村除统一规划实施“五治”(治水、治厕、治垃圾、治房、治风)“两添”(道路两边绿化添景、路灯添亮),改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特别注重挖掘各个屋场的文化特色和资源禀赋,先后建成以崇善文化为主题的横陂美丽屋场,以扬善文化为主题的万仁美丽屋场,以至善文化为主题的东门美丽屋场,以水保文化为主题的大屋美丽屋场,以人文文化为主题的绍溪美丽屋场,以勤文化为主题的江口美丽屋场等。这些美丽宜居屋场的建设,村庄“颜值”“品质”大幅提升,村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

至善美丽屋场

“堡垒强”带领“村民乐”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构筑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东门村坚持党建领航、支部领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以“堡垒强”带领“村民乐”,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不断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堡垒强”需要“头雁”作用突出。张建辉是一个“奇人”,工农商学兵,他行行都干过,任村总支书记、村主任28年,不忘党员责任,不忘军人本色,坚守初心使命,带领党员群众发展集体经济,把一个“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黄琦说,张建辉将企业的层级管理运用到班子管理和队伍建设中,制订绩效考核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事事落实到人。凡是村民群众自己能干的事情,党小组长、村民组长不干预;凡是党小组长、村民组长能干的事情,村“两委”党员干部不干预;凡是村“两委”党员干部能干的事情,张建辉坚决不干预,形成村级工作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团结干事氛围。

“堡垒强”需要“班子”充满活力。东门村在人才选拔上打破资历与学历的传统桎梏,注重从返乡青年、退役军人、回乡大学生等群体中发现并培养党性强、善治理、甘于奉献、敢闯敢拼、能够团结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优秀人才进入党组织,激发支部活力。通过笔试、面试、公开竞职演说等一系列方式,选拔出思想好、有能力、为人民的优秀青年人才为后备军,储备支部人才力量。现任班子成员通过专家授课、外出学习、集中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与业务水平。

“堡垒强”需要党员发挥作用。创新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将党员分为“红星党员”“红心党员”“红旗党员”“红烛党员”,根据“四红党员”实际情况,分别设置不同岗位,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并建立积分考核机制,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健全党员先锋指数考评机制,制定党员言语行为正负面清单,规范党员行为,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形成向党员看齐的党群合力,依托“三长制”工作与村民走访联系,凝聚民心。

在“堡垒强”、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的同时,东门村坚持“三治”融合,推进乡村善治,实现党员干部“少乐乐”到村民群众“都乐乐”,不断提升村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形成“自治”格局。完善以“四议两公开”为核心的民主决策制度,制定村民议事协商制度、村务公开及监督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村民议事会、屋场协商、微网格协商、小组协商等议事协商机构和机制,不断规范议事程序,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编写村规民约,将议事、协商、决策、移风易俗、五治、产业发展、社会公德、家族美德等纳入其中,使得村规民约深入人心。

——增强“法治”观念。加大法治文化宣传力度,与镇司法所联合开展“送法下乡”等法治宣讲活动,通过微信群、村广播等方式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和退休村干部成立法律宣讲队、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惠农政策和安全知识,使村民知法、守法、懂法。东门村连续15年没有上交一起矛盾到政府,没有一起上访事件,没有重大刑事案件和非法宗教等活动,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树立“德治”理念。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捐资成立帮扶协会,对因灾因病致贫家庭发放帮扶金,共募捐40余万元。积极开展“五世同堂”“最美夕阳红”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推进移风易俗,摒弃旧的婚庆、丧葬等陈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一律不办的创新做法,通过开展文艺汇演、知识抢答邀请赛、广场舞大赛等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树立文明新风尚。

离别东门村的这些日子,不时思考东门村独特的发展路径,惟愿东门村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成为星城大地乡村发展的一面旗帜,引领更多村庄走上共同富裕、美丽宜居、幸福和谐的发展之路……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