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丨解码长沙天心经开区“腾笼换鸟”实施路径——60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集聚, “天心数谷”何以起势

2024-01-24 06:16
字体:【

刊载于《湖南日报》2024年1月24日10版

张福芳  周茂林

岁末年初,长沙市天心经开区推出了一组记忆2023“天心经开”招商“十五万里”的海报,呈现了2023年天心经开区领导班子带队走访20座城市,行程15万里的片段。一年的招商行程,相当于绕地球近两圈。

2023年9月1日,在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上,天心经开区与湖南人工智能算力数据中心项目签约。

此外, 这一年,园区招商签约落地项目近70个,其中2亿元以上项目12个,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三类500强”企业4家,行业百强企业2家,新引进湘商回归重大项目5个。在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上,园区的360全国科创研发总部(长沙)、湖南人工智能算力数据中心项目签约。

这一年,园区发展迎来高光时刻,2023年全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667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15%;数字经济占比52%居全市第一;累计新增规模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86家,新增计支宝、天湘和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全景图。    本文图片均由天心经开区提供

从2017年,一场“绿心”区域工业企业退出战役打响,到2019年底361家工业企业全部退出,再到这块土地实施“腾笼换鸟”产业转型计划,上千个日日夜夜,如今这里已集聚一个大数据交易所、两大智能算力中心、八大数据中心、6000余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数字产业生态体系已然形成,园区一跃成为数字经济产业新高地。

“腾笼换鸟”的土地为何要瞄准数字经济产业?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有一片面积达528.32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心”,被湖南省划定为生态保护区。

2017年,按照中央、省、市部署,位于“绿心”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必须全部退出。天心经开区近5成面积,近9成工业用地处于“绿心”区,361家工业企业两年内要全部退出。

面对省市部署,天心区责任上肩,“壮士断腕”,2019年底,361家工业企业全部退出。

当时,天心经开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50多家,涉及工业年产值近200亿元,退出年税收近12亿元,职工2万余人。企业退出后,园区工业产值几乎“一夜归零”。

工业退出舞台是政治任务、生态要求,但发展不能停,经济谁来唱主角?特别是“绿心”内的工业用地仅能用于商务、仓储物流和研发,能够发展什么产业?

其实早在工业退出初期,长沙市有关部门、天心区和天心经开区经过反复调研,听诊把脉,就把目光聚焦在数字经济上。

此时的数字经济正处在“风口”。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2019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壮大数字经济;2020年湖南省印发《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这无疑坚定了天心区以及天心经开区的选择。

大城之南的天心日新月异。

2021年2月,天心经开区召开2020年度工作总结表彰暨2021年工作推进大会,首次提出要“打造都市型高新数字产业园区”。同年3月,天心区印发《长沙市天心区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天心’建设、产业生态体系优化”等“五大行动”。

发展数字经济,当时的天心经开区优势在哪?

——平台优势,此时的园区经过“三园合并”后,拥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国家广告产业园、中国长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3个国家级平台,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湖南人工智能产业园2个省级平台,以及长沙天心软件产业园等多个市、区级平台,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大数据(含地理信息)为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

——资源优势,利用省政府、省直单位驻地的资源禀赋,加速集聚各类数据资源,推动能源、地质、电信、气象、建筑BIM等大数据中心落地建设,夯实“天空地一体”数据资源基础。

——基建优势,拥有湖南唯一的数据要素与数字资产交易所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也是全国领先、中部唯一的新型数据交易所;中国电信中南智能算力中心正在加速落地,将实现智能算力从0到5000P的突破;青苹果数据城、软件产业园二期、“天心数谷”一期、长沙总部基地·云谷等一批数字产业平台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推动打造长株潭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

——生态优势,园区已经聚集数据产品开发、应用场景建设、数据集成服务、数字安全等类型,涉及大数据、地理信息、人工智能、软件、人力资源、文化广告、医药健康等6000多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产业生态基本成型。

摸清家底、找准目标,接下来就是“看准了就抓紧干”。

“看准了就抓紧干”,“高起点”规划发展路径、“高质量”谋划平台布局、“高标准”涵养产业生态

发展数字经济的“大盘”一旦谋定,就要拿出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和工作作风,抢时间、抢机遇,敢作敢为、善作善成。

天心经开区将“看准了就抓紧干”的作风发挥得淋漓尽致。

——“高起点”规划发展路径。结合省市区数字经济发展要求,坚持“数智融合、软硬兼施、发展与保护协同”新的发展理念,出台园区数字经济发展5年规划,构建“以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以生物医疗、大健康为特色产业,高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高质量”谋划平台布局。持续建设好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中国电信中南智能算力中心和湖南人工智能算力数据中心两大算力中心,重点聚焦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点企业,持续性招大引强。

——“高标准”涵养产业生态。坚持系统性思维,打造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生态链六链集成的综合配套保障体系,建立起服务于数字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公共服务平台等。

天心数谷一期对比图。

隆冬丽日,走进天心经开区“天心数谷”一期,园区干净整洁,绿意盎然,充满现代感的办公楼明亮通透,在一楼的招商中心,不时有客商和团队前来洽谈考察。

该项目作为天心经开区“绿心”区工业企业退出后支撑南部片区“腾笼换鸟”产业转型的三大标志性工程之一,目前正向全球招商,20栋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可承载中小型企业100多家,科研人员近万人,有望打造都市高新数字园区。

“目前有来自‘北上广深’的七八家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我们洽谈。”融发集团市场部负责人告诉我们,“天心数谷”一期已累计引进企业8家,包括360全国科创研发总部(长沙)、三昱科技、视源股份、湘和瑞盛等企业,入驻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超百亿元。

“天心数谷”的成功转型,是天心经开区“腾笼换鸟”的缩影。

2021年以来,天心经开区组建“腾笼换鸟”工作专班,全面摸清可盘活土地底数,形成土地数字地图,对纳入拟“腾笼换鸟”范围的958亩土地,“一企一策”明确举措,分批分类推进。

原芙蓉兴盛地块,一年内完成了收回、招商引资和再次出让。如今这里“三通一平”已经完成,被合肥城市云看中,落地湖南人工智能算力数据中心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50.5亿元,占地面积35亩,毗邻湖南省大数据交易所,拟建设数据中心机房4栋和研发科创中心1栋。项目将打造省内唯一的人工智能融合算力数据中心,引入中国科技大学科教资源、对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全面采用完全自主可控设备、数据与算法融合,促进湖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妥妥的“王炸”。

2024年1月11日,位于天心经开区的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与光大银行长沙分行、汇业律师事务所、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签约,提供湖南首笔数据资产无抵押融资服务,帮助本土企业湖南盛鼎科技获得光大银行500万元授信额度。

2024年1月11日,湖南省首笔数据资产无抵押融资签约仪式现场。

这是我省数据资产融资首个成功案例,意味着湖南从当天起,数据资产也能像土地、房产一样在银行融资了。而这也是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对数据资产化、资本化路径的积极探索。

在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大厅的大屏上,我们看到实时数据显示,交易所已入驻数商416家,上架产品2720个,累计成交额10多亿元。

中国电信中南智能算力中心一期于2023年10月顺利建成投产,5000P智能算力,5000P存储将陆续投产;软件产业园杰峰基地二期已完成竣工验收备案,贤盛发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三期等产业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即将投产;湖南健康城、中交国际、融发菁英汇等项目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土地还是这片土地,却早已翻天覆地。

天心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曾红鹰介绍,2023年,园区数字经济规模达350亿元,2024年力争达到420亿元。下一步,园区将在数字经济产业链条打造新的增长极,推动园区成为千亿级高新数字产业园区和长株潭科创研发、人才引育、成果转化先行区。

春华秋实,把担当与实干写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

“干”是落脚点。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要落脚到两横一竖“干”这个字上来。

“干”这个字,看似简单,实则殊为不易,蕴含了强烈的答卷意识,浸透了无数的付出和心血。

数五载春华秋实筚路蓝缕,天心经开区全体干群正是用一个“干”字,交出了“干出一个新天心”“再造一个新园区”的优异答卷。

2023年12月底,在天心区创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工作暨南部融城片区专场招商推介活动现场,中电赛西智能科技(湖南)有限公司落地揭牌,入驻天心经开区湖南大数据交易所10楼,整层约4000平方米。

为何选择天心?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达平快人快语:“这里的招商条件、服务态度、扶持力度让我们很感兴趣,营商环境体验感好,项目可实现‘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达效’。另一层考虑是,数据创造的价值定会超过土地,公司正大力布局大数据产业,湖南大数据交易所是未来发展的最好支撑。”

两大算力中心之一的湖南人工智能算力数据中心项目,2023年4月底接触,5月确定选址,6月双方互访,8月完成协议内容,9月正式签约,12月土地摘牌,一步一个脚印,一次攻克一道难关,实现了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的“天心速度”。

事非经过不知难。客商良好感受的背后,凝聚着园区干群的“洪荒之力”。

“2023年以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头等任务、一号工程来抓,全面开展‘招商引资年’。”曾红鹰介绍,从正月初二开始,园区以“湘商回归”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实施“全员招商”,各部门共出动100余人次,先后赴北上广深港等20多座城市开展外出小分队招商400多批次,园区全体班子成员不是在招商洽谈,就是在外出招商的路上,高铁上吃盒饭、飞机上睡觉、车上看文件,一次次无悔奔赴。

同时,园区深入落实“走找想促”大调研大走访,推动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服务做“加法”,流程做“减法”,数字做“乘法”,困难做“除法”。2023年,累计走访企业300余次,收集企业诉求意见166个,已全部交办反馈;通过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兑现金额共计1053.5万元;累计为长株潭产业链重点企业引进各类经营人才、研发人才、技术人才等超350名……

2023年12月29日,天心经开区第二届“强园有我、青春当燃”青年干部训练营结业。9个月的学习中,园区派出20多名干部到全国先进地区先进园区学习,推出了“人人争当业务行家里手”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专题培训班等12场;以“四下基层”、调查研究为重点,对园区主特产业8个重点项目宣传推介路演;以“百人联百企”为重点,常态化走访服务企业,解决问题150余个,实现以“企业服务实战训练”来增强园区干部对主特产业的理解和经济思维的提升……

“园区干部群众的精神提上来了,干事的氛围更加浓厚”“抢拼敢干成为了常态”“干事者上,不干事者下的风气形成了”……正如曾红鹰寄语学员:“园区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实干,唯有每一位‘园区人’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持精诚团结、苦干实干的激情和韧劲,才能开新局、谱新篇。”

改变不止是园区干群的精神气,还有大城之南的城市气质。

雨污分流、城市道路绿化提质、路面“白改黑”、综合管线改造……两年来,园区完成20多条道路和管网的改造,大大提升了片区环境品质。

位于天心南部融城片区的长沙市一中城南中学。

长郡中学、长沙市一中、南雅中学、明德中学、青园教育集团、仰天湖教育集团、湘府英才教育集团以及长郡外国语教育集团8大优质教育品牌陆续入驻,覆盖全学段的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其势已成。

“我们要抢抓长株潭都市圈、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有利契机,依托国家医学中心创建、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和省级文化艺术、体育三个中心,深入落实‘产业质效倍增年’‘担当善为落实年’,全面推进园区改革创新,强化产业布局,将这里打造成为国家大健康产业引领区、中部数字经济示范区、大文体生活共享区。”曾红鹰目光坚定地说道。

长沙向南,好景连连,势不可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天心区委审时度势、把舵领航,发出了深入实施“五个三”总体战略的行动号召,这也成为天心经开区做好各项工作的方向指引。

让我们期待并见证,2024,大城之南续写“工业退位、数字上位”新的辉煌篇章。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晗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