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弘扬劳模精神,聚力建功立业

2023-08-11 15:29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孙治国 记者 王晗

“今天来看望杨老,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激励,更多的是在杨老身上看到了新区农业战线干部职工应当具有的品质和精神!”8月8日上午,湖南湘江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刘国平带队来到全国劳模杨松荣家慰问,弘扬劳模精神,汲取榜样力量。

今年88岁高龄的杨松荣退休于原望城县黄金乡农技站,是湘江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一名一线干部的家属,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泥土”,从事农业科研工作;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7年被原望城县委、县政府授予“科技兴农带头人”称号,并号召全县向杨松荣同志学习。

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技员成长为农业科研专家,杨松荣用了28年。期间,他与有关部门合作完成农业科研和试验示范项目107项,14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科技推广奖、星火计划奖、科技创新奖;撰写的10多篇论文,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湖南原省长陈邦柱曾带队在他的试验田主持召开全省平衡施肥现场交流会。

在一个科研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乡级农科站,杨松荣通过两年多日日夜夜的田间观察、记录和精心管理,取得实验成功,解决长期困扰水稻生产“多施肥不增产”的难题,令国际水稻研究所专家瞠目赞叹:“中国的一个乡级农科站,完成了这么正规的科研项目,真不简单!”

作为一名1956年入党的老党员,杨松荣全身心投入农科站建设,以站为家,经常把家里的钱和建筑材料都拿来建设农科站。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用上级支持的1万元建设费起步,建成了一栋投资2.9万元、低于市场造价40%的两层楼农科站。“黄金乡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是全省一朵花,这朵花要在全省,首先在望城开遍。”湖南省委原书记熊清泉如是说。

除此之外,杨松荣还带领农科站筹集资金95万元,兴建起一个年加工能力3千吨的优质米加工厂。彼时,农科站拥有固定资产达2100万元,流动资金60万元,年收入达1000多万元,成为省级“二部一厂”首批达标农科站,并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先进区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视察黄金农科站后说:“一个农民办出一个这样高水平的先进农科站,真了不起!”

因常年辛苦劳作, 杨松荣没能留下一副好身体,落下了心脏病、肺气肿、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光是2022年9月和10月,他就动了3次手术。

走进杨松荣家中,依然感受得到他的“土气”:90年代的老安置房,一楼客厅里空荡荡的,中间摆了几把老式靠背松木椅和简易方餐桌,不锈钢落地衣架挂了几件晾晒的衣服……

多病缠身让杨松荣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如今他家里配备了吸氧机,每天基本要吸氧10个小时左右。从卧室到餐厅近5米,常人几步走完的距离,对杨松荣来说都是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连日常吃药也要人送到卧室喂服。

“杨老的事迹一直深深地感动着我,他是我们的职工家属,不仅要资助和关心他,更要学习他的这种苦干实干精神,甘于奉献、主动担当精神,学习劳模身上闪耀的信仰光彩和对事业奋斗终生的品格……”刘国平动容而坚定地说。

在刘国平看来,要让全体干部职工看一看这些平凡人何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劳动的内涵在更新,劳模的标准也在“进阶”,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始终是不变的秘笈。

未来,湘江新区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局还将继续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关心爱护一线干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强化执行、抓好落实,为湘江新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责编:王宇蓝

一审:彭永礼

二审:王晗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焦点图